编辑
青云
来源
互联网前沿(ID:netqianyan)
年年不被看好,今年特别不被看好!
年,应该是锤子科技发布会开得最多的一年,但是同样地,也是谣传锤子科技倒闭、被收购最多的一年。
而11月6日的这场发布会,除了发布新产品,毫无疑问也成了罗永浩澄清谣言,稳定人心和舆论最好的舞台。
没有手机的锤子科技发布会
“重新定义七点半”,本来是罗永浩自嘲发布会迟到的一个说法,但是当“重新定义”成了一种习惯,恐怕就有点过分了。
不错,锤子科技年最后一场发布会,罗永浩又迟到了。但是,有自知之明的罗永浩再没提“重新定义七点半”,只剩下网友们不断地调侃。
按照发布会的惯例,罗永浩先是解释了此前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倒闭”的舆论风波,然后是经典的“报喜不报忧”环节,接着才一一介绍新产品……
首先针对倒闭一事,罗永浩澄清道:“没有的事,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分公司,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对公司进行了重新整合,一部分人被挪到了别的点,有一些进行了裁员”。
不过令人猝不及防的是,罗永浩接着幽默地说到:“过一段时间你们还会听到我们上海公司倒闭的消息,因为我们对上海公司也进行了整合”。
虽然表面上,罗永浩说是整合以提高研发效率,但是结合锤子手机的销售情况,明眼人还是能预感到锤子科技内部存在问题。
其次,便是一贯如此,而罗永浩也乐在其中的“报喜不报忧”环节。
实际上,这个环节挺让人充满疑惑的。明明获得了那么多国内外各种设计大奖,也开了很多科技创新的先河,但是为何锤子科技的产品销售情况,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
此外,曾经标榜“精英主义”的罗永浩,已经开始向“屌丝市场”做出了妥协,为何却总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难道罗永浩的网红魅力,已经不如当年了?
最后,便是这场发布会的重头戏,三款由锤子科技设计部门设计的新产品。
一款“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加湿器;一个看起来像“保温杯”、人设名字叫“耿大卫”和“何希瑞”的智能音箱;还有被调侃为“为强迫症患者和收纳狂”设计,内置充电器的登机箱;一款并不算新品,但加了新配色的坚果R1。
没有手机的发布会注定是要被吐槽的,而且还是锤子科技发布会。所以,尽管舞台上的罗永浩妙语连珠,状态亢奋,但是直播前的网友们早已把这场发布会定义为“锤子杂货铺”和“锤子有品生态链发布会”。
反正简单来说,这场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亮点的产品发布会,不过是锤子科技试图在证明自己的工业设计力和产品创造力。
深陷囹圄的锤子科技
理想主义者做产品还行,做市场恐怕就不尽人意。就像乔布斯把iPhone做到了世界第一,而库克却把iPhone卖到了世界第一。
靠开发移动操作系统起家的锤子科技,在成立的六年时间里,先后发布了坚果U1、SmartisanT1、SmartisanT2、SmartisanM1/M1L、坚果Pro、坚果Pro2、坚果3、坚果R1、坚果Pro2s一共十款智能手机产品。
平均下来每年也算是都有手机发布,而罗永浩对工业设计、系统体验、软件交互的强调,也使得每个新产品都有可圈可点的创新点。
可惜,市场对罗永浩的创新,并没有太大反应。就拿年第一季度国产品牌手机出货数据来说,锤子科技出货量仅为57万台。
而华为、传音和小米相应的出货量分别是万台、万台和万台,锤子科技的出货量仅比他们的零头多一点。
因此,把锤子科技如此惨淡的销量,简单归咎于罗永浩的产品设计理念,以及消费者不买账,显然并不合适。实际上,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锤子科技成立六年来,内部问题不断。
SmartisanT1的供应链问题、次年的资金运转问题、摩托罗拉系出走和华为系的加入的人事变动、以及如今的业务整合问题,无不对锤子科技发展造成影响。
其二,创业时机,发展策略落后。
要知道,年进军手机行业的锤子科技,已经错过了移动终端设备创业的最佳时机。而且回顾锤子科技历年发布的产品,其节奏是落后于友商的。
其三,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小众品牌难有突破。
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苹果和“华米OV”已经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约90%份额。
总而言之,面对如此低迷的手机销量,锤子科技能够坚持下来,实属不易。但是,如果当前的锤子科技还是不能扭转手机业务所处的困境,恐怕凶多吉少。
自救乏力的锤子科技
钱可以摆平大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自身的有限性。
罗永浩当初一腔热血投身手机行业,也许并没有想到今天的境况。不过,六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做产品,也使得罗永浩的个人魅力有增无减。
所以,即便经营状况不太理想,锤子科技几乎每年都会融到一些钱。据统计,从创立之初,锤子科技至少经历了八次,近20亿的融资。
有了钱,就等于有了翻身的机会。除了把钱投入到核心业务,罗永浩也或注册、或投资了不少公司,以此扩充自己的产品品类,并改善经营状况。
而今年锤子科技控股的快如科技推出的“子弹短信”,便可视作锤子科技的自救措施之一。
罗永浩凭借着老罗出色的“带货能力”,“子弹短信”上架一周下载量突破百万,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两轮融资,获得近万用户,甚至还出现冲击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fz/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