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zn/“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个瓜”,对很多80后而言,都有过一放学便回家,守着电视看“七个葫芦兄弟斗蛇妖蝎子精”的经历,但是这样的回忆因为一位老人的去世而更加渐行渐远了。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网站消息,“葫芦娃爸爸”胡进庆于5月13日下午3点02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胡进庆曾参与设计、制作、导演我国的多部知名动画片,包括《人参娃娃》、《鹬蚌相争》、《葫芦兄弟》等,其中因在上世纪80年代导演《葫芦兄弟》,而被人称为“葫芦娃爸爸”。
导演《葫芦兄弟》葫芦娃一火30余年
北青报记者看到,在胡进庆生前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网站上,“葫芦娃”的形象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5月13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消息称,“葫芦娃爸爸”胡进庆逝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介绍,胡进庆年生,江苏常州人,年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毕业,随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造型设计、动画设计,参加了《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渔童》、《人参娃娃》等近40部美术片的摄制。
年起,胡进庆担任剪纸片的导演、美术设计和动作设计工作,不少影片在国内外赢得了众多荣誉,因而胡进庆同志也被誉为美影厂的“得奖专业户”。其中,《葫芦兄弟》的第三、四集于年获广播电影电视部-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
介绍称,胡进庆发明了“拉毛”剪纸新工艺,从而摄制成功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极大丰富了美术片片种。剪纸片是美术电影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样式,汲取了中国民间皮影、剪纸、窗花等艺术元素,以多样的艺术风格、夸张的动作表演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美术片中独树一帜。80年代末,胡进庆导演的剪纸系列动画片《葫芦兄弟》问世,其形象活泼可爱,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
北青报记者看到,在“葫芦娃”的百度贴吧内,有很多网友在得知胡进庆去世的消息后前来发文悼念,在悼念的网友中,既有30多岁的80后,也有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看葫芦娃的00后,网友们表示,希望胡进庆老人走好,“天堂里从此多了一位动画片导演”。
拍《葫芦兄弟》“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北青报记者了解,《葫芦兄弟》动画片来自于民间故事《七兄弟》,但是民间故事中并没有关于这七个兄弟的具体形象,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民间故事《七兄弟》创作了文学剧本大纲。
随后,厂里的艺委会对胡进庆的创意和构思进行了讨论,并专门就这个创意能否立项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艺委会成员们认为胡进庆的创意至是一个整体构思,没有一个完整、扎实的剧本,不具备立项的条件。好在当时刚刚上任的新厂长严定宪力排众议对胡进庆的创意表示了肯定。
年底,电影厂又成立了《七兄弟》影片摄制组,指派胡进庆等人担任导演,胡进庆、吴云初担任造型设计。胡进庆和吴云初二人随后绘制了深入人心的葫芦娃七兄弟造型——四方脸形、粗短的眉毛、明亮的大眼、头顶葫芦冠、项戴葫芦叶项圈、身穿坎肩短裤、腰围葫芦叶围裙。而七兄弟服饰颜色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年至年,13集《葫芦兄弟》完成,年至年,《葫芦小金刚》共6集完成。
谈及自己所拍的动画片的风格,胡进庆老人在生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拍的片子,没有日本味道的,我不是反对它,日本也拍的很好,但是我们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搞的是有中国民族味道的。”
而对于《葫芦兄弟》,胡进庆曾说:“这部戏没有什么精雕细刻,全是黑线,它的戏花在矛盾冲突上,花在做戏上,戏做不好这个片子就完蛋了。”胡进庆说,《葫芦兄弟》当时的制作经费只有6万块钱,制作一格动画是5块钱到6块钱之间,所以每一格都是要细致考虑,最后拍出了一部有中国剪纸风格的《葫芦兄弟》。
曾担心大家不再喜欢葫芦娃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胡进庆老人退休后一直居住在上海,在年,老人还曾经历过一场“抑郁症风波”,而原因是“以为大家都不喜欢葫芦娃了”。
年12月,有网友发帖称前去探望胡进庆老人,但是发现老人身患抑郁症,“患有严重的忧郁症,无法出门,不敢见生人,也不敢说话,他哆哆嗦嗦地活着,见到聪她们这些学动画的年轻人,他竟然连连作揖,卑微地说:未来是你们,你们都是精英,我们已经不行了,未来是你们”,该网友还表示,当时新版的葫芦娃刚刚上映,老人上网搜索评论,结果发现网上骂声一片,“老先生特别难过,觉得大家都不喜欢葫芦娃了”。
这名发帖网友随后还在帖子中公布了老人的住址,并呼吁大家寄明信片给胡进庆,“告诉他,我们真的深深感谢他,给我们创造了葫芦娃,不要过多的打扰他,一封明信片足矣”。随后,有媒体报道称,胡进庆随后收到了数百张明信片,胡进庆生前对此事表示,“说的有点夸张了,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可能没毛病。”
北青报记者看到,胡进庆的孙女随后在网上回应称“老年人年纪大了面对喜爱葫芦娃的孩子感动落泪有什么问题?”
(北青报记者付垚)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jt/1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