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葫芦娃之父走了,却留下了一代人的记忆


初为人母的不知所措,稚子母婴更懂你!

百万育儿经验分享,教你如何做个好妈妈!

立即加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年5月13日下午三点零二分,“葫芦娃之父”胡进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年。

很多人对这位“葫芦娃之父”不太熟悉,却对他创作出来的《葫芦兄弟》耳熟能详。

这部于年创作的剪纸动画片,早已成为中国动画史上不得不提及的作品,而动画片中各有神通的七个葫芦娃,还有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蛇精,都成为孩子心中的经典形象。

《葫芦兄弟》承载了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在很多人看来,没有看过《葫芦兄弟》是不足以谈童年的。

一听到“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又回到了一看到动画片就挪不动步的童年。

01

胡进庆与《葫芦兄弟》结缘于年,而一开始他们要拍的也不是《葫芦兄弟》。

这一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美影厂)决定把小说《十兄弟》改成动画片,小说讲述了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无穷神力、铜头铁骨等特异功能的十兄弟,救黎民于水火的故事。

当时电影厂让胡进庆来拍这部动画片,胡进庆看完剧本之后无奈地直言:“这个本子我拍不了。”

这并不是胡进庆有意推辞。由于主角人物造型设计不统一、配角人物众多及背景太复杂,则手工绘画和制片摄制的工作量会巨大,成本根本压不下来。

在当时,上海美影厂10分钟的剪纸片只有6万元预算、木偶片每集7万元、动画片每集8万元。这么低的预算根本无法完成这部《十兄弟》。

最后,胡进庆坚持把原著中10个形象各异的人物,换成7个外形相同,而颜色不同的“葫芦兄弟”,而众多反面角色,也简化为“蛇精”、“蝎子精”两个妖怪。

这才有了今天的《葫芦兄弟》。

02

故事有了,但是具体形象还没有着落。对于葫芦娃的形象,美影厂进行了公开征集。最后,胡进庆画的那个光膀子赤脚的“野孩子”入选。

胡老先生生前还透露过自己创作葫芦娃人物形象的灵感来源,据他本人介绍,他之所以会把葫芦娃画成大家看到的那样,是因为他参考了观音菩萨旁边“善财童子”的形象。

但由于葫芦娃从年龄段来讲还处在调皮的孩子阶段,所以又在此基础上,让葫芦娃光着赤脚,使其看起来更“野”一点。

03

当时的拍摄水平还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大家在拍《葫芦兄弟》是非常辛苦的。

一电视节目还原了这部动画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

第一步:画分镜头脚本

第二步:制作动化人物

第三步:动作设计

第四步:拍摄

一个个动作灵活的葫芦兄弟,在画好的大背景图案上摆出各种动作。

拍完一张照片后,再掰一下胳膊腿的,然后继续拍下一张照片,将每一格连成了一部动画片。

一段几秒钟的镜头,往往要拍好几天。同为导演的周可勤最害怕的也是审片,如果一个地方“穿帮”,就意味着又要重复拍三天。

为了奖励团队积极性,导演出了奇招——谁想出一个好点子,奖励一只老母鸡!

即便这样,这部只有分钟动画片,仍然拍摄了两年。

04

在这部动画片中,胡进庆倾注了大量心血,一人身兼多职,参与了《葫芦兄弟》的导演、编剧和形象设计工作。

在拍摄“葫芦兄弟”时,成本受到了限制,整整13集的动画片,全部的配乐竟然只用了一架电子琴,胡进庆依然坚持一笔一笔细致地勾勒出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也常常突然爬起来,重新坐回写字台旁写写画画,就是为了“把梦里的灵感记下来”。

最后制作出来的动画片是令人满意的,它在播出之后就引起了很大轰动,几乎每一家地级市的电视台都购买了动画片的播放权,录像带、VCD的销售超过了万张。

05

如今,“葫芦娃之父”离开了我们,他再也不能拿起画笔去创作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但令人欣慰的是,艺术是永恒的,老先生创作的《葫芦兄弟》会一直在,并且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有网友说:“致敬,感谢您给我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每当我们看《葫芦兄弟》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吧,想起这位兢兢业业的艺术工作者,是他一直坚持的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填了色彩。

愿老先生一路走好!

文:稚子母婴

图: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jt/133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