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舌尖上的互助荨麻口袋用ldquo


“色真美,味真鲜!”许多游客吃着黄灿灿绿茵茵的卷饼,赞不绝口。

“好吃,好吃,我是平生头一回品尝啊!”大洋彼岸黄头发蓝眼睛的游客也有同样的感受。

这是人们对热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端在餐桌上的传统食品“荨麻口袋”的赞扬。

“荨麻口袋”是一种独具风味的传统食品,人们爱食用,其他民族以及外国友人也十分喜爱。

制作“荨麻口袋”的主料本地汉族称为萱麻,学名叫荨麻,是一种草本植物,生有短毛及鳌毛。这里的人们又戏称为“蝎子草”,甚至叫“咬民草”。对荨麻,本地人是了解它的脾性的,可对外地陌生人来说有点惨了。上世纪50年代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中,不少人由于对荨麻缺少了解,而在青海的田间地头感受过它火辣辣的“热吻”一一被有刺的叶子触到后那种又肿又痛的感觉。

制作“荨麻口袋”的主要原材料——荨麻。

就是这样一种“可恶”的草,却受到当地人的推崇和喜爱。

其实,荨麻是一种中草药。《西宁中草药》记载:“荨麻科植物一一麻叶荨麻分宽叶蓉麻和窄叶蓉麻,全草和根均入药。性味功能:辛、苦、温。有小毒。祛风湿,解痉,活血。主治风温性关节炎、妇女产后风、小儿惊风等。”由此看来,荨麻的根、茎、叶都是药、都是宝啊!难怪,人都人爱吃,尤其爱让妇女和孩子们吃,其中确实有其深厚的道道哩。

荨麻的故乡是青藏高原,一般生长在人畜末践踏过的原始森林里和河边、田地垅坎上,多年生草本,高40一厘米。一道道一丛丛的荨麻就是高原地区一片片的绿洲。人们认识它,并知道如何采集它。每到夏季植株生长狂盛时,人们就到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松多柏木林区去割取全草,扎成把,晒干,以备药用。夏初季节,荨麻出土5寸左右时最嫩,连叶带茎割下或到夏未秋初季节,从粗壮的茎叶上持下嫩叶,晒干或通风处晾干装入陶瓷缸中,以防散味。因荨麻扎人,采集时需戴手套。

采摘荨麻。

因荨麻扎人,因此采摘时需带手套。

荨麻晒干后散发出一种诱人的草木清香和浓浓的药味,既可入药,又可食用,其妙无穷。

制作荨麻口袋的原料是:荨麻粉、小麦面、青稞面、青油、青盐、葱花、大蒜。小麦面和青稞面,最好是用水磨磨的,这样口味纯正,营养丰富。

“荨麻口袋”的具体做法是:将白面烙成薄薄的油饼,一张张烙好后,叠放在蒸笼里或热锅里待用;烧开一锅水,放入荨麻粉2两和适量的青盐,锅水呈墨绿色,然后把青稞面一把一把撒入锅里,边撒边搅,成稠糊状,糊熟后,将青油、葱花倒入锅里搅匀,这就是荨麻糊。然后把已经煎好的油饼一张一张摊开,用勺子把荨麻糊舀在上面,用勺背摊匀并浇上蒜泥。之后把油饼从两边往里卷,最后合卷成片状,用菜刀切成两截,盛碟上桌,这就是人们爱吃的名食“荨麻口袋”,又叫“背口袋”。

薄得几乎透明的煎饼,金黄色的油饼包上绿葱葱的荨麻糊,黄里透绿,嫩油欲滴,一股油香带清香的幕麻味扑鼻,香喷喷,热腾腾,甚是撩人食欲。

(文章来源:国家民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jt/59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