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小说中孙悟空是太上老君的试验品
孙悟空是《西游记》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名字,品读《西游记》后,感觉孙悟空就是太上老君制造的一个试验品,对于这个说法,绝大多数人可能不会认同,这都没关系,请看我的分析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是牵强附会地侃侃,增加点谈资笑料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按照《西游记》书中描写,除去人可以修炼成仙外,各种动物、植物、昆虫只要修炼道法都可以修成人身,得道成仙,比如昴日星官的原型是公鸡,荆棘岭的树木可以修得人身,哪吒三太子是莲花化身,蜘蛛、蜈蚣、蝎子都可以修炼成人身等等,这些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质,唯独孙悟空是由石头中蹦出来的,可以理解为是道教为显示能力特意打造的试验品,我们来看《西游记》对孙悟空出生的描写: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段描写从仙石的形状到按九宫八卦设置的孔窍,再到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之后育仙胞、产石卵,化石猴,都是道家的思想,在《西游记》中也只有太上老君能够制造出来。而制造出来的石猴一成型就可以拜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并惊动玉皇大帝,说明太上老君试验品制造的初步成功,而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也是对太上老君试验品初步成功的认可。
之后石猴的生活轨迹应该在太上老君的掌控之中,比如安排的水帘洞,通背猿猴对猴王求仙的指导,直到灵台方寸山指引石猴去找斜月三星洞的樵夫。可以说一步一步都在太上老君的设计安排之中,而化名须菩提祖师的正是太上老君。再看给石猴取名字的描写也是道教思想: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孙悟空在斜月三星洞“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六七年时间,也是顺其自然,没有特别教育,直至孙悟空打破老祖盘中暗谜后才传了长生不老之法。
传授变化之法时更不强迫,留给孙悟空自己选择的机会,依然是顺其自然,书中描写为:
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
也正是这个选择,让太上老君感到无比失望,在赶走孙悟空时说出了接近绝望的语言,书中描写是: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为什么老祖会这样决绝?我们来看天罡与地煞的区别,
四正为罡。心有四正:道正,德正,法正,智正;身有四正:体正,气正,精正,神正;言有四正:语正,声正,韵正,音正;行有四正:行正,立正,坐正,卧正。天罡即为天之正道。
地煞,有两条意思:古代中国星相家所称主凶杀之星,其次是泛指凶神恶鬼。比喻恶势力。
孙悟空选择地煞七十二般变化以自己陷入邪恶之道,发展下去自然是变化多端的凶神恶鬼,所以,祖师才有“你这去,定生不良”的断言。也才会传授孙悟空筋斗云的逃生之术。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担心观音菩萨的净瓶打死孙悟空而加以阻止,书中的描写是这样的: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能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瓷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话毕,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太上老君用”金刚琢“打孙悟空,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只是跌了一跤,孙悟空被抓住而不被打伤。而让天庭抓住孙悟空是因为太上老君了解天庭的各种法器是不能对孙悟空造成伤害的。
再看孙悟空被抓后的描写:
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
其实,这种情况下对孙悟空的最严厉的处置方法就是永远绑在降妖柱上示众。而书中设计是让太上老君救走孙悟空。理由是: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老君领旨去讫。
下面是太上老君故意放走孙悟空的过程: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这段描写首先是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实际上就是已经解放了孙悟空,之后才推入八卦炉中,说明即使解放了孙悟空,太上老君也是可以轻松掌控孙悟空的。这样来看,孙悟空从八卦炉中出来后,”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也是太上老君故意表演,目的是放走孙悟空,因为此时的孙悟空可以说惶惶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纵然再疯狂也翻不起大浪了,其最佳选择应该是逃跑,躲藏,而此时的太上老君既不用宝贝法器去抓住孙悟空,也不去向玉皇大帝说明情况,明显的就是要放走孙悟空。出乎太上老君意料的却是疯狂的孙悟空竟然又自不量力地向凌霄宝殿发起了进攻,枉费了太上老君的一片苦心,也导致了太上老君彻底失去了玉皇大帝的信任,因为玉皇大帝对太上老君的意愿与法力应该是非常了解的。太上老君可以说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自此之后,玉皇大帝与太上老君之间再无联系,进入了天庭联合佛教打压道教的阶段。
当如来佛祖接到玉皇大帝的旨意镇压孙悟空时,已经了解了太上老君与孙悟空之间的关系,也理解了玉皇大帝的思路,所以并不是消灭孙悟空,而是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当作一枚攻击道教的棋子来使用。
之后取经途中的孙悟空在紧箍咒的控制下,对修习道法的妖魔们果然是毫不留情地消灭,给以太上老君为首的道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尤其在车迟国,不仅把三清圣像抛入粪坑,到了欺师灭祖的地步,更是破坏了五雷正法,破坏了道家与天庭的根本大法,也因此彻底地失去了太上老君的护佑,自此之后,太上老君除了派出青牛持金刚琢显示实力外,再不关心唐僧取经与孙悟空的死活了,太上老君精心创造的孙悟空这个试验品也就算是默认失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mj/1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