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松韵园五年级7天郑州游学精彩回顾


年5月31日-6月6日,松韵园五年级的同学和另外五所学校(深圳、昆明、大理、郑州)的五年级班共37名孩子11名老师,在河南郑州、登封、洛阳、三门峡、安阳等地进行为期七天的游学。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完全不同的气候,用自己的眼睛去经历北方大地的山川河流,他们每天进行大量的训练或行走、观察和记录;他们和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的互动,他们在一个陌生环境下与来自不同地域的陌生人的接触。这也是他们生命中第一次如此长时间地离开家,在中原大地上,他们带着对家人的挂念,与同学和老师,日夜相处,与陌生人展开生命的互动。五年级为什么要游学?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四年级开始涉及本地地理历史(我们会从自己的家、学校、辐射到东莞本地来展开),以行走的方式感受东莞本土文化、建筑、饮食;五年级上学期涉及广东地理历史,在广东省内进行短期的游学,让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外出1-2天,感受广东省的地形地貌和文化特点;五年级下学期教授中国地理,孩子可以把课堂上所听到的与看到的连接起来;同时,也可体验和感受中国地理中所提及的部分地形地貌(黄河、黄土高坡、五岳嵩山等)及南北方的差异(饮食、文化、建筑等)。该年龄段孩子发展需求11-12岁孩子的发展正处于童年和青春期的中间,他们试图更广泛地了解世界,尤其是通过地理和历史的学习,去深入了解相互关联的人类文化和环境的内在联系;他们开始质疑和批评,在批判中结合世界的现实和理性的认识世界;同时,在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自信、在群体交往中,孩子对同伴认可及被认可的情感需求增强。而孩子们正是通过游学的方式,去体验上述所说的两个方面,不管是在智性的思考上,还是在情感的碰撞上。这是一种既向外在世界,同时也向内心世界的全新的探索。5月31日游学第一天主要行程:华夏古乐团、登封测影台住宿地点:登封嵩山汉石农庄8点整,游学大巴车从芥子学园出发,前往第一站,河南博物院,聆听华夏古乐团的演奏。因为河南博物院主馆正在修缮,所以孩子们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的展览。重头戏是古乐的表演。乐团的乐器和服饰,都是根据上古在这方面的考古成果进行复原和再现。例如按照传统音乐中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的乐器配置,仿制了中原上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近二十件乐器。它的乐谱是在古代乐谱、琴谱的基础上,由业界专家共同合作创编配译,如先秦诗经音乐、隋唐坐部伎、唐宋诗词吟唱等。当音乐悄然升起,孩子们被那种肃静、纯粹、干净的乐风都吸引,这和平时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和音乐是如此的不同,它仿佛可以让你飘然升起,但却稳稳地呼吸,不浮躁,不喧闹。只有平静和安详。看完表演,品尝河南特色饮食羊肉烩面午饭后,我们坐大巴前往登封,车程约两个小时。下午3点左右,我们到达登封观星台。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筑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在观星台内,还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中国传统的节气划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对观星台的参观,让孩子对“中原/中国”的“中”的本意、时间的测量及划分的方式有个初步实地的印象,以及对以后七年级学习基本的天文概念做了一些铺垫。接着来到当天住宿的地方:下车后前往庄园还需要爬山20分钟。孩子们边爬山,边欢呼嵩山←凉亭里的晚餐地道的河南农家乐,孩子们吃得热火朝天从凉亭往山脚看→可以看见城镇,“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6月1日游学第二天主要行程:爬嵩山、参观嵩阳书院住宿地点:登封嵩山汉石农庄昨晚老师们回顾行程的时候决定,在这里多住一个晚上,我们是游学团,不是旅行团。游学中很重要的,就是孩子行走的节奏。如果一路都是匆忙的,孩子则无法从容安定地观察、体验和做记录。因为人数较多(共48人),所以爬嵩山我们制定比较严格的纪律以保证安全。孩子进行活动前,老师会把行程及景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同时也把纪律讲明白,这对孩子来讲,如何在集体中共同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体验。出发中途休息团队活动中午回到山庄用餐,也让孩子在房间休息了一个小时左右,下午2点半,我们到嵩阳书院参观。嵩阳书院不大,如果只是走一圈,大概20分钟也足够了。但这不是游学的节奏,我们在嵩阳书院待了两个半小时,在那里,孩子拿出自己的游记本,写写画画,在庭院里随意地、或慢或快地溜达,几个人一起聊聊天,做个小游戏。我们并不觉得在那里时间过得很漫长,相反,在这样的书院里,孩子或安静或嬉闹,都仿佛与环境融为一体。6月2日游学第三天主要行程:龙门石窟,品尝洛阳地道小吃住宿地点:洛阳青年旅社一早醒来农庄外的嵩山云雾缭绕,引来孩子们一片惊叹!←即将要离开农庄孩子们都有点舍不得,这里风景好、伙食好随处可摘的杏子→老板让我们随便摘吃,几乎每个孩子的兜里不时地都放着几个杏子,真的是太好吃了!前往洛阳车程两个小时,到达龙门石窟大概早上10点。我们学校的一个孩子脚受伤了,景区里有免费轮椅可以租用,他很高兴地坐了上去,同时,他的同学也很乐意(甚至有时抢着)推他。我们也请了讲解员为我们介绍石窟的雕刻。龙门石窟———记录画的孩子们孩子们把自己有感觉的雕刻画在本子上。不像拍照那样,是一种快速的消费方式下的记录。写和画下来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在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的同时,孩子也把自己的力量注入到记录下来的东西里面,即使若干年不看,但这种印象的生命力,已经进入心田。油炸蝎子晚上我们来到洛阳有名的小吃街品尝当地美食6月3日游学第四天主要行程:洛阳博物馆住宿地点:陕州地坑院窑洞早餐:油煎包子吃完还打包了一些,中午在洛阳博物馆吃干粮打发午餐洛阳博物馆虽然只有两层,展示的物品还是非常的多,讲解员尽可能地放慢速度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我们不要求每个孩子理解和有耐心观看所有展品,会尊重孩子观看展览的风格,让他们相对自由地去欣赏自己感兴趣的文物,并给到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进行记录。下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本次游学最有特色的住宿地:地坑窑洞。这里是黄土高坡的地形,房子不是盖在地面上的,而是下陷在地面的——于是出现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特居住形式。穿过黑漆漆的通道,七拐八拐地来到一个又一个的庭院,看到那即将要入住的窑洞,只有一道门,一扇窗,里面没有厕所,地土土黄黄的,大家都有点被震惊到了。我们住的窑洞还是很有历史的,慈禧太后当年路过这里,也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庭院里的另外一个窑洞,虽然有点阴森恐怖,但是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窑洞外面窑洞里面住宿的地方窑洞里面吃饭的地方窑洞里面我们的晚餐在乡村的晚上我们看到了满天的繁星,而且能清楚地看到北斗七星,那个巨大无比的勺子,偶尔也看到流星划过。游学期间仍然是9点或9点半熄灯睡觉。今夜住窑洞,灯一灭,即使把手放在眼前,也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只听到远处虫子的低鸣。那一夜,睡得特别的安静。6月4日游学第五天主要行程:函谷关住宿地点:陕州地坑院窑洞一早被鸟叫声吵醒来到院子里看到美丽的花穿梭于庭院间很有探险的味道然后我们前往函谷关,那里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关口。战国时,战国七雄除秦以外的其余六国曾联合对抗秦国,但秦国在函谷关成功抵御住六国联军的攻势。来到售票处门口,老师们把地图在地上一摆,先和孩子们讲了一段老子道德经的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讲解大意后,大家心领神会,暗自一笑,然后继续我们的游学。历史悠久的函谷关在函谷关暴晒了几乎一个白天后,我们回到窑洞,顿时感到凉气扑面而来探险在抗日时曾使用的通道里穿梭,打着手电光的背影,让我莫名的感动。探险自已发现的秘密通道准备篝火晚会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闪电陆续出现,也开始刮起阵阵风沙,但雨并没有落下。—篝火舞牵起手儿,围着篝火,跳起舞,内敛的孩子展露出勇敢的舞姿,性格外显的孩子更是全情投入,连其他游客都被吸引,想要加入我们的舞蹈中。6月5日游学第六天主要行程:安阳殷墟住宿地点:安阳假日酒店今日行程安排较少,只是从三门峡地坑窑洞前往安阳的车程时间很长,接近7个小时,连午餐也是在服务站解决的。孩子们在车里找乐子,唱歌、玩牌、吹竖笛,或睡觉。直到下午3点,才到安阳。紧接着用了差不多2个半小时参观殷墟。车箱里的欢乐参观殷墟6月6日游学第七天主要行程:安阳羑里城,回东莞上午我们参观周文王被纣王囚禁以及他写周易的地方——羑里城。那里有个根据周易编创的八卦阵迷宫,孩子疯了似地在里面寻找各种出路的可能性,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中午我们到达郑州机场,飞机按时起飞,到达东莞大概是下午6点左右。孩子在回家的路上,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mj/87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