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皮肤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417/6172652.html蝎子是毒虫,但也是很名贵的药材。小时候,有很多走村串户收蝎子的小贩,大的一角钱一只,小的几分钱,特别小的几乎白给人家了。但孩子们很高兴,也不会讨价还价,因为借此我们可以挣一些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书和小小的玩具。这样,我们的星期天除了帮父母做农活,上山坡捉蝎子也就成了比较重要的活。在农村,像我们这一代,没捉过蝎子的还实在找不出来。
初夏的时节,小孩子就已经开始捉蝎子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准备工具,我们的工具一般都是自己做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会买一个镊子作为工具。大多数孩子因陋就简,把一根筷子从筷头劈到中间部位,在此加上一根长约一寸且比较细的短棒,然后用细铁丝系好,做成镊子的形状,一个捉蝎子的简易工具就算完成了。其次,找一个带盖子的塑料瓶,在瓶壁上钻几个透气孔,就算是盛蝎子的器具了。准备好这些,我们就可以上山了。
天比较热,蝎子一般会生活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它们躲藏在石头底下。到了山坡,几个孩子会划分“势力范围”,你在这一片,我在那一片,他在上边的那一块,为的是不争抢,不发生矛盾。翻开石头,我们会睁大眼睛仔细搜寻。蝎子见了阳光,它会到处窜,想急忙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杂草丛生,乱石遍地,一旦躲起来就不好寻找了。但我们知道如何不让蝎子跑,蝎子似乎是怕风的,发现蝎子后,我们就呼气吹,这时蝎子就一动不动了,抓住时机,敏捷的用镊子夹住它,放到瓶子里。蝎子是非常少的,翻开石头,大多数情况下是看到了很多的虫子在飞快地爬来爬去。所以一旦发现一个大蝎子,这个孩子往往会高兴地大叫,在旁边的孩子也都会聚拢过来欣赏,既为同伴高兴,又有一些淡淡的失落。欣赏过后,会更加努力地翻石块,希望自己也有惊喜出现。遇到了很小的蝎子,孩子们一般不用工具去捉,只要吹口气让蝎子不再动弹,两根手指捉住尾部就可以放到瓶子里去了。捉累了,孩子们会找一块平坦的草地坐下来休息,消遣的方式是比一比谁有胆量。从瓶子里放出一只大蝎子,让蝎子在地上爬,看谁敢用手去捉。蝎子爬行的时候,舞动着爪子,尾部的毒囊高高翘起,毒针充满了毒液,如果不小心被蝎子蛰一下,那滋味可的确难捱。如果蝎子蛰住了手指,一瞬间就会传送到肩膀,然后是钻心的疼痛。这根手指颜色乌青,肿胀起来,最起码一两个小时不能干活。胆小的孩子一般不去冒险,那些艺高人大胆的就会在众人面前露一手。他们首先用力吹气,让蝎子辨不清方向无法爬行,这时,蝎子的尾部高高翘起,毒针也不再晃动,趁此机会,飞快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毒囊,这样蝎子就没有了危险性。捉住蝎子的孩子就会故意去吓唬那些小孩子,围在身边的小孩子就会四散逃窜,惹来一阵哄笑声。
除了到山坡上捉蝎子之外,我们还到土墙上去捉。有个伙伴星期天到树林里放牛,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捉蝎子的好地方。原来,树林呈阶梯状,一层和二层之间是一面土崖,由于风吹日晒,形成了无数的裂缝,靠近底部的土壤比较湿润,这里生活着比较多的蝎子。这个小伙伴在牛吃草的闲暇时间里,无意之中扒开了一块土坯,没想到竟有两只蝎子在里面。他惊喜之余,接连扒开几块,竟然都有一两只。放牛回家,他顾不上吃饭,就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告诉了我们这个好消息。当天下午,我们就带着工具去了这个地方。果然,收获颇丰,每个人都捉了几十只蝎子。我们很为伙伴的无私感动,就每人送了他一只蝎子作为感谢。现在回想起来,小孩子的纯真无私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每个人一直保持着这种优秀品质,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那些为名利明争暗斗的丑陋也会荡然无存。
捉蝎子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们往往早上吃一顿饭,就往山坡上赶,有时要跑十几里的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通常的情况是到了目的地,肚子就开始唱空城计。没办法,拿出干硬的馒头吃一块,趴在泉水旁喝两口,就开始翻石块捉蝎子了。有的石块很重,用尽力气翻了起来,一不小心就会伤到手和脚。伤情不严重的,休息一会接着捉。伤情较重的,只好自认倒霉,无功而返。我们往往要到夕阳西下时才想起回家,干粮早就吃光了,肚皮干瘪,筋疲力尽。如果收获丰富,我们畅想着未来的打算还能兴高采烈地奔跑;假如劳而无获,我们只能拖着沉重的双腿沮丧返回。捉蝎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忙碌一天才捉到几只蝎子的情形经常遇到,那种失望的滋味会时常品味。尤其是别人捉了较多的蝎子,而自己却仅仅捉了几只,那种挫败感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折磨。在伤心之余,我们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因为心若在梦就在,这个道理我们很早就懂得了。
为了能捉更多的蝎子,我还做过一件极可笑的事。那个时候,大人为了实现美好的愿望是比较迷信的,会经常烧香拜佛。小孩子看的多了,自然也会受影响。有一次要去捉蝎子了,我吃过饭后,趁父母不在家的空档,点了三根香,跪在灶君牌位前祈祷,让他保佑我多捉一些蝎子。正在我念念有词时,邻居的叔叔来我家借东西看到了,这个“典故”从此就在村里流传开了。那天,我也没有捉到更多的蝎子,别人说是我烧香的地方不对,应该在财神爷面前许愿。
捉了几次后,每个人也都积攒了一些蝎子,就开始盼望小贩来收了。因为我们心中早就有了盘算,买盼望已久的课外书需多少钱,上街看一场电影需多少钱。终于,骑着自行车的小贩来了,我们都像捧宝贝似的捧着塑料瓶出来了,忙里偷闲的大人也围拢来,检验每个孩子的收获。无论多少钱,家长一般是不会过问的,全凭我们支配。所以,钱装在口袋后,我们就要结伴上街。一般是,先买一些学习用具,如笔、作业本、字典、课外书等,然后就买一些糖果、瓜子之类的零食犒劳自己。如果还有结余,几个小伙伴会去录像厅看一部武侠片或战斗片过过眼瘾。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捉蝎子久了,胆量也锻炼大了,就大意起来,往往会受到蝎子的报复——被蝎子狠狠地蛰一次。我就被蝎子报复过一次。那是星期天的一个早上,天还未亮父母就下地干活了。我起来后,无事可做,就想玩玩蝎子。我把瓶子拿过来,放两只蝎子在窗台上,用筷子逗它们玩。蝎子刚放出来,就像刚出笼的小鸡一样,爬行很快。我用筷子阻挡,也不完全奏效,有一只马上就要钻到墙缝里去了。这可怎么办呢?慌乱之中,我没有多想,就伸手去捉。这下可糟了,蝎子那充满毒液的针狠狠地蛰了我的食指,一股钻心的疼让我满眼噙泪,也顾不上逃跑的蝎子了,急忙找一段细线把手指紧紧地缠起来,防止毒液扩散。手指一会就变得乌青起来,肿得很粗。那种疼痛的滋味,实在难以言说。小孩子的心理其实很怪,疼痛过去之后,这种经历却成了向小伙伴炫耀的资本,好像谁被蝎子蛰过谁就成了英雄一样。有了这次经历,我就能像别的伙伴那样大言不惭地说:蝎子没什么可怕的,它蛰得不痛,我能受得了。此时,全然忘记了那种钻心的痛。
现在,仍有很多人捉蝎子,但小孩子很少,多是一些成年人。他们也不再是白天了,而是在晚上,用一种专门的蝎子灯,在墙壁上或石头底下照射,收获还是颇丰的。但这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夏季深夜的山上,会有野兽出没,特别是蛇,再加上能见度很低,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一脚踩空,轻者扭住腿脚,重者无法预料后果。我也很想去尝试一次,重新感受当年捉蝎子的快乐,权衡再三,还是作罢了。
现在回想起来,捉蝎子丰富了我们苦寒的童年生活,让我们在辛苦劳动之余品尝到了获得报酬的喜悦,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才会珍惜的道理,更让我们知道了勤奋的双手一定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如今的孩子,十四五岁了,也甚少帮父母干活,还总是埋怨父母给的零花钱太少,花起钱来也毫不珍惜。如果花在正经地方如买书等,父母心里会很高兴,但如果花在吸烟喝酒上,实在很伤心。让父母伤心的孩子应该多干干活,补上用劳动挣钱的一课。陶行知先生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这实在是至理名言。愿现在的孩子们能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
作者简介:李国平,河南济源健康路小学教师,热爱文学,喜爱文字。审核:文子
责编:王芳
编辑:陈丽
图片:网络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大河作者
赞赏是一种态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wh/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