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周鸿祎对罗永浩罗振宇做产品的两点反思


在产品经理这个行当,说周鸿祎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应不为过。不过,连他最近都承认“困惑”了,这让人好奇,也发人深思。

周鸿祎困惑的两个问题是:1、罗振宇卖月饼、罗永浩卖手机,他们把情感认同摆在前面,产品本身倒是其次,这样到底是一次性的,还是可持续的?产品期望值过高之后用户失望,能够靠情怀克服吗?2、做产品,到底自己该一竿子插到底呢,还是培养人让别人去做?

这两个问题很有价值。第二个其实是老的管理问题,第一个算是新问题,大家都在思考。当然,周鸿祎困惑之后的答案,其实是清晰的。

虎嗅转载此文,来自正和岛《决策参考》(7月号)。以下为原文:

问:要数中国创业型一号产品经理,应该是周鸿祎了吧。

周鸿祎:真不敢当。我最近也很困惑,三观也被颠倒了。过去我们谈什么都先谈产品,你要先根据用户需求做产品,在体验上做到极致,在产品体验基础之上才能谈情感认同或身份认同,才能到情怀,对吧?但最近很多人,人家先做营销,先做情感认同,完全倒过来了,粉丝就是产品,给用户什么产品反而不重要了。包括最近罗胖卖月饼,我就琢磨这是一次性的呢还是可持续的呢?比如锤子手机,第一次做产品有很多缺点,当把用户期望吊到很高以后,这些缺点靠情怀能克服吗?

问:今天互联网公司动不动就要做“开放平台”,你怎么看?

周鸿祎:很多时候经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扩张是企业家本能,但你扪心自问三个问题:你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不是对的?还能不能深入挖掘?能否对用户形成极强的粘性?前两天我看了篇讲乐高复兴的文章,看完蛮受感慨,乐高亏损时曾干了好多事,拍电影什么的,后来又重新回到积木主业上,反而做好了,所以说还是要把握好核心。

这种错误特别容易犯,包括我们自己有时也违背。公司小的时候,你没多大诉求,要想活下去,只能考虑用户,企业大了以后,就算做点不讨好用户的事,用户不也得忍受吗?或者想一些乱七八糟、多样化的东西,短期内带不给用户什么利益,没有真正创造价值。从这点讲张小龙真是很优秀的,小龙如果是个打工心态,老板任何指示都应该贯彻,那今天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zz/1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