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位于东亚和南亚两大区域之间,它的地理位置使其充分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吴哥文明。
印度文化在东南亚有着广泛的传播,对柬埔寨的影响尤其深远。有学者称,柬埔寨人丛言谈举止到行为习惯都酷似印度人,却丝毫不像它的近邻越南人。柬埔寨文化中的许多方面自古以来就被打上了印度的烙印,而又以在宗教、风俗习惯、文字和艺术上的表现尤为明显。
印度在宗教方面将柬埔寨由拜物教和祖先崇拜带入到佛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交替发展进而最终确立小乘佛教主流地位。
在印度宗教传入之前,柬埔寨处于母系社会,存在着拜物教和祖先崇拜。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派使者到东南亚弘扬佛法时,有佛教徒到了柬埔寨,佛教开始传入。当时佛教在柬埔寨并没有形成主流地位,只是呈散乱状态。公元1世纪,印度建立了扶南国,婆罗门教也随之进入了柬埔寨,到4~5世纪时,婆罗门教成为了柬埔寨的国教。然而,婆罗门教的地位并没有妨碍佛教的发展,扶南和当时盛行佛教的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武帝时扶南派使者送给中国珊瑚佛像,扶南还曾派三位高僧到中国传译佛教。当时佛教在柬埔寨同样繁荣,扶南也被认为是5~6世纪时佛教东进的一个重要影响。
6~7世纪时,印度教被传播到柬埔寨。印度教是经过改革的婆罗门教,它融合了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并杂取了民间信仰。柬埔寨人对传入的印度教进行了一些改革,崇拜毗湿奴和湿婆。在后来的两百年间,印度教一直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直到9世纪末,柬埔寨王子从佛教在东南亚的中心爪哇带回了许多佛教徒,曾一度衰落的佛教重新兴盛。王子复国后,建立了两个都城,分别崇拜毗湿奴、湿婆和观世音,这两个都城的并存表明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共生。
从祖先崇拜到婆罗门教、佛教并存,再到印度教、佛教共生,应该说14世纪前柬埔寨的宗教是多元的,是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势力相互交替发展的过程。14世纪时,小乘佛教传入了柬埔寨,至此,柬埔寨改变了众多宗教平分秋色的局面,小乘佛教从此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并持续到当代。在近代,曾有西方宗教试图到柬埔寨传播,但数百年来成果却不大,小乘佛教的地位依旧难以撼动。
柬埔寨独立后,小乘佛教被定为国教,佛教生活渗透到柬埔寨的许多领域。每人一生必须为僧一次,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均不例外。许多节日也和佛教有关,如佛陀诞生日、成道日、涅槃纪念日。社会中有许多佛教学术机构、团体,佛教小学、中学、大学。
印度宗教对柬埔寨的影响最为显著。它使柬埔寨由信奉神灵而建立了系统的宗教体系。
印度对柬埔寨风俗习惯的影响始于扶南建国,早期的中国记载曾提到柬埔寨人“裸体”,混填到达柬埔寨时“恶其裸露形体,乃叠布贯其首”,贯首(直筒裙)就是在印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服装。这种服装后来一直被柬埔寨人穿着,流行了许多世纪。有资料记载“直到19世纪,柬埔寨人还穿着可识别的印度式衣服,举止像印度人而不像其邻居越南人。”
柬埔寨和印度一样,座位以面东为贵,因为在印度教中东方是吉祥的方向,是太阳初升之处。现存的吴哥建筑中的王城、王宫、巴戒寺、巴肯寺都是面东而建。国王也面东坐于王位之上。在民间崇拜上,印度崇拜蛇(即那伽),且有皇族是蛇王的后代之说。而在扶南和真蜡也有那伽之说,蛇同样是高棉族的神圣标志。
印度的梵文文字在2世纪时传到了柬埔寨,柬埔寨采用了梵语,从公元3世纪起梵文成为了柬埔寨的官方文字。国王、贵族及僧侣都有梵文名字,学者们也用优美的梵文创作文学作品。即使在高棉语出现后,梵文仍受青睐,吴哥时期的文学作品依旧以梵语居多。除此之外,柬埔寨还在吸收印度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高棉语。南印度的跋罗婆文字传到柬埔寨后,被柬埔寨人加以改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高棉语。后来,高棉语又吸收了梵文来完善自身。
印度文化在10世纪前对柬埔寨的影响较大,而在10世纪后则相对减弱了。从那时起,柬埔寨人把民族文化和印度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比较成熟的、富于民族风格的吴哥文化。在吴哥文化中,仍然能够找到印度文化影响的明显印迹。
印度文化对柬埔寨艺术上的影响主要可以从雕塑建筑方面来探寻。柬埔寨吴哥城的雕塑作品带有浓厚的印度笈多风格。吴哥建筑巴壤神庙中有一座佛陀入定像,坐在目邻陀龙王身上,手作“禅定印”,这种手势是笈多王朝艺术中常见的一种。印度笈多王朝佛像的座势主要有莲花座、瑜伽座、安逸座,柬埔寨的雕刻也采用了印度佛陀的座势。人们在吴哥城中发现的另一座雕刻,头略呈圆柱形,面部容貌较为呆板,脑后垂发为卷曲状,身体柔软倾倒成三道弯,这与印度笈多派全盛时代所趋向的风格相仿。
此外,在雕刻取材上,柬埔寨雕像大多取材于印度神话及佛教诸神、印度教诸神。吴哥寺的浮雕也大多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从上述中可以看到,印度文化对柬埔寨文化影响巨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柬埔寨并不是在完全照搬印度文化。特别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柬埔寨在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令后人震撼的独特文化——吴哥文化。
可以说,没有印度,吴哥城不会建起,但吴哥城不是印度城市的复制。尼赫鲁评价吴哥文化时说:“吴哥得了印度方面的启发,但它的发展应归功于柬埔寨人的天才,或者是两者的融合才产生出了这种奇迹。”
任何一个民族在建立自身文化时难免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对待它的态度既要开放、兼容,又应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照搬、全盘肯定,唯有如此才能发展起属于自身的、独立的民族文化。
下半年-上半年培训课程安排
行走中的祈福——西双版纳五日静心工作坊(.3.9-3.13)
当Ashtanga瑜伽遇到Yin瑜伽
小时TTC
瑜伽路上,不再独行
瑜伽精进社——瑜伽理疗语音碎片课(预售)
何一鸥
赞赏
人赞赏
长按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zz/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