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乡分区理事会选举(简称“乡选”)每5年举行一次,是柬最为重要的地方选举,也是次年国会选举(又被称为柬“大选”)的前奏和预演。柬乡选由全体选民参与投票,获胜的政党任命乡分区理事会主席(乡长、分区长,简称“乡分区长”)。年6月4日,柬埔寨举行了第四届乡分区理事会选举。此次乡选前后的政党政治博弈对柬埔寨未来政局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梳理自年以来柬埔寨政治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分析年乡选前后柬政党政治博弈,并进一步探讨该国未来政局走向。
一、年以来柬埔寨政党政治的发展
年9月,柬埔寨王国宪法正式生效,确立了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柬议会实行国会(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制。在年5月首次大选中获得最多选票的奉辛比克党(简称“奉党”)和洪森领导的人民党联合执政。人民党在年7月的(第二届)大选中胜出,洪森任首相。此后,人民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并先后赢得年、年和年的大选胜利。
年7月,柬埔寨反对党桑兰西党和人权党合并组成救国党,并在年的大选中取代日渐衰落的奉党,一跃成为柬埔寨最大的反对党。
自年以来,柬埔寨已举办5届大选。整体来看,多党议会制的政治制度及5年一届的多党竞争选举形式已经被柬埔寨社会广泛接受。与此同时,自年以来已举办4届的乡选,不仅成为柬普通民众参与基层政治的重要途径,而且也对次年的大选具有预测作用。经过5届大选和4届乡选,柬埔寨人民党逐步确立了其在柬埔寨政治和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并掌握柬埔寨立法、行政及司法权力。但柬政治制度并不成熟,政党博弈异常激烈。围绕5年一次大选的周期性激烈政治斗争成为柬政治的常态。
二、年柬埔寨乡选及其政治发展
年柬埔寨乡选于6月4日举行,在共计个乡分区产生了共11,个理事会席位,12个政党参加了选举。选举的投票人数及投票率创柬埔寨历史新高,在超过万注册选民中,共有万选民参加了投票,投票率达85.74%。
从选举结果看,首相洪森所在的人民党获得个乡分区理事席位,赢得个乡分区长;最大的反对党救国党获个理事席位,赢得个乡分区长,两党票数相差仅约48万张。与年相比,人民党的乡分区席位和乡选得票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
与往年相比,本次乡选有3项主要特点。首先,青年群体对柬埔寨政治的活跃参与。柬埔寨人口构成非常年轻,全国平均年龄约为24岁,未成年人与青年人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大量青年选民未亲历柬红色高棉统治的灾难,又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对人民党统治下的政治参与和生活现状不满,这使得柬青年存在求变的意愿。其次,社交媒体在柬埔寨政治中的作用凸显。年大选后,洪森及人民党加强了与网民的互动;而桑兰西、金速卡等救国党领袖也通过社交媒体规避司法限制,宣传其政治主张。双方在网络舆论上激烈交锋。最后,救国党对地方选民的影响力提高。柬埔寨农村贫困人口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救国党在边境争议地区的积极行动,使其在农村选民中的支持者开始增加。
虽然救国党并未赢得多数席位,但其在年乡选中获得较高支持率让人民党和洪森开始感受到巨大的执政压力。随着年大选的临近,人民党利用其掌控的政治资源对救国党展开了强烈的攻势。年7月,人民党控制的柬埔寨国会再次修改《政党法》,禁止政党在宣传中使用已被定罪人员的图像、声音及文字材料,这一修正案被认为是针对流亡海外的桑兰西。年9月,救国党时任主席金速卡被逮捕,并以叛国罪被起诉。年11月,柬埔寨最高法院下令解散救国党,该党名成员禁止参政5年。救国党的国会及乡分区理事席位则被分配给人民党和其他政党。此外,人民党还加强了对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控制,关停了国内英文媒体《柬埔寨日报》,吊销了多家独立电台的执照,关闭与美国有关联的一些非政府组织。面对人民党展开的系列行动,约一半的救国党国会议员逃亡到国外。
三、柬埔寨未来政局走向分析
柬埔寨政府已决定在年7月29日举行第六届大选。从当前柬埔寨政党政治形势来看,人民党暂时不会遇到强有力的挑战者,但其执政合法性和支持度有待选民的检验。柬埔寨未来政局的走向将受到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国内因素包括以下4个方面:第一,柬执政党能否带来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应对腐败、收入差距、农村发展等问题,给更多的柬普通民众带来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改善。第二,柬执政党能否做到更具开放性的精英吸纳。尽管人民党在年党代会期间将50岁以下的中央委员人数增加到70人,但其中10多人是人民党高官的子女,包括洪森的两个儿子。人民党需要拓展其执政基础,把青年和劳工等群体中的精英吸纳进去,包容柬埔寨民众日益增加的政治参与意愿。第三,柬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能否建立包容性的政党竞争体系。柬埔寨虽然确立了多党竞争体系,但主要政党之间意识形态冲突激烈,在政治斗争中不择手段。柬执政党和反对党都需要理性包容对方的合理诉求,逐步建立稳固成熟的多党民主制。第四,柬反对党势力的分化组合。一部分救国党员虽迫于压力加入人民党,但仍有相当多的救国党员选择继续抗争。在年7月大选前,反对党是否能够短期内通过吸收、整合反对洪森的政治力量,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国际层面看,欧盟、美国、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等对洪森政府开始施加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但其施压未能对柬政府产生实质性影响。原因有三:一是柬埔寨经济逐渐走出20世纪90年代的困境,对国际援助的依赖性大幅降低。二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大力削减了推广民主的经费;欧盟深陷自身政治经济困境,缺乏对柬埔寨政局展开实质性行动的能力与动机。三是对柬埔寨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和日本,并未像欧盟和美国那样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来改造柬埔寨。年,洪森先后访问中国和日本,显示柬与中、日合作的稳定向好。洪森运用其务实的外交策略,在大国间左右逢源,为其长期执政提供国际基础。
从更长远的未来看,政治强人洪森何时选择退休和如何实现权力代际更替将成为政局发展的关键。洪森担任首相至今已有30多年,并希望在权力代际更替方面效仿新加坡。但人民党在今后大选中的胜利,及洪森“接班人”能否被民众广泛接受,则是更长远的挑战。
四、结论
面对柬埔寨政党政治进入新一轮激烈博弈期,中国应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形势预测和政策准备。一是在稳定与人民党关系的同时担当政治和解“调解人”角色,确保柬埔寨年大选成功举行。二是加强与柬埔寨非政府组织及民间意见领袖的对话,柬埔寨民众诉求中出现的对华舆情,避免中柬关系中敏感问题发酵。中国企业应特别注意柬埔寨舆情中出现的土地、环保方面的问题,降低在柬投资风险。三是鼓励中国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方政府加大对柬埔寨民心工作。四是积极观察参与柬埔寨年国会选举进程,及时进行备案和研判。中国需要高度柬埔寨未来政局走向,积极促进柬埔寨政治平稳转型,确保中柬关系稳定发展。
(摘编自《南洋问题研究》年第1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zz/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