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周末读书罗永浩推荐工匠精神缔造伟


《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

[美]亚力克·福奇著 

陈劲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多次推荐美国经济学家亚力克·福奇的《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他说:“大家如果跟我一样,从小有一种想要做一件东西出来的情结,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也许可以帮助你开启属于自己的事业。”

什么是工匠精神?对于创业者,这本书具有怎样的启发价值?对于一个立志创新的民族,这本书又具有怎样的普遍意义?

“技近乎道”的文化源流正渐渐断流枯竭

“匠心独具”,意谓在技术、工艺等方面具有独创性。

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技近乎道”的文化源流,但这一宝贵传统并没有在近代得到发扬,反而渐渐断流枯竭;同时,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缩短了各种技能的“有效期”,使得人们在某一领域的坚守和潜心变得不易。

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流失,并非我国独有,而呈现世界性趋势。在此背景下,虽然《工匠精神》 说的是美国三百年来创业者们的经历,探讨美国的工匠们是如何影响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的,以及未来他们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但这本书对于中国读者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福奇说:“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他列出的名单如下:本杰明·富兰克林、伊莱·惠特尼、塞勒斯·麦考密克、萨缪尔·摩尔斯、查尔斯·古德伊尔、托马斯·爱迪生和怀特兄弟等。从福奇的这段话和他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发明创新”是工匠的核心。

福奇还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这个过于宽泛、很难当做定义的解释,突出了“好点子”和“努力实现”。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情怀,也就是罗永浩所表达的“有一种想要做一件东西出来的情结”。拆卸一个闹钟,或者组装一辆玩具赛车,是很多人孩提时代的美好记忆,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正是发明创新的种子。不仅如此,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实现某个目标,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幸福感。福奇用他的手机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当店员告诉他,他的旧手机“只换不修”时,他感到悲伤;而当他自己动手修好了旧手机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曾经的传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回归。本书译者陈劲提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成为中国年轻一代人口中的热词的今天,‘创客’(makr)和‘工匠’(tinkrr)也突然火了。”

“创客”实际上指的就是现代的工匠。目前我国有将近20家的创客空间,北京有“创客空间”,上海有“新车间”,深圳有“柴火”。“创客”们大多拥有正当职业,创造东西是业余爱好。他们的房间通常堆满了工具、零件及杂物,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乔布斯曾经的那间杂乱的车库。

或许,工匠精神并没有完全丢失。

爱迪生的伟大失败,开启了当代工匠精神

在传统观念里,工匠行为是一种私人的、孤独的努力。但福奇在书中除了强调创新、实践以及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外,更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福奇用新的视角重新观察爱迪生的创业经历,特别是在商业化方面完败的留声机。他说,“实际上,是爱迪生创造过程的本质而不是缺乏商业头脑阻碍了他商业上的成功。”

不同于留声机,“电灯泡并不是爱迪生一个人在实验室独立完成的,而是由一群人的多个发明共同组合完成的,这群人构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研究团队。”有多个助手帮助爱迪生排除那些不合理的部分,帮助他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改进。福奇认为,正是“爱迪生的伟大失败,开启了当代工匠精神。”

爱迪生生活在现代技术启蒙时期,多年后,高级的创新更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我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发明家。”被喻为天才发明家的索尔·格里菲斯如此说道。“创新是在一群有创造力的人中产生的,他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竞争,”他说,“我从未见过通过其他方式产生的创新。”协作,是现代工匠精神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为了写作本书,福奇访问了许多公司。他发现,很多公司宽敞、开放,如果CEO坐在员工们中间,请不要感到惊讶。这并非矫揉造作,而确实有利于让每个人能够密切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zz/3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