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1.html为了彩云的梦想
在杨佳富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杨佳富
各位领导、老师、文友,大家好!
首先感谢在座的领导、老师、文友百忙之中参加我的文艺作品研讨会,更要感谢培养我成长的武警边防部队官兵,感谢关心、支持、爱我的人们。
今天,我无比激动,感恩的话就不多说了,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一路创作走过的经历和对文学艺术的感悟。
我叫杨佳富,彝族名字乌蛮滋佳,年秋生于云南省昌宁县珠街彝族乡岔河村,年10月从军,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历任武警云南总队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支队陇川县中队战士、文书,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支队宣传股新闻干事,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组织处干事,《边防武警报》编辑、记者,《边防战士报》副主任,《边防文学》主编,政治部文学创作与政治思想工作研究室主任,公安边防文联云南分会副主席,武警大校警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公安文联作协理事,云南省文联全委会委员,云南作协理事,云南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等。
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发表文学作品和参与创作或制作影视剧部(含部中篇小说和70部影视剧本),获世界、全国、省级文学艺术奖70多次。曾7次荣立二、三等军功,年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公安文联系统先进个人。其中,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大缉毒》年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反偷渡》、《中国大缉枪》、长篇小说《边关流星》分别获、、年第七、八、十届全国公安系统金盾文学奖,长篇小说《边关云霞》、长诗《海地英雄》分别获、年全国武警边防部队一、二届边防文学奖,长篇小说《边关冷月》获年第四届云南文学艺术奖,电影《茶花彝女》《月亮花》年获美国洛杉矶世界民族电影节文化传承影片奖、德国柏林世界妇女儿童电影节人文奖;电影《茶乡法官》《苗岭霓裳》、年获第三、四届保山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影视类二等奖。年因担任全国禁毒展览总撰稿和策划之一,受到参观展览的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接见,受到公安部记功表彰。年9月,作为全国公安战线唯一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代表座谈会,受到李长春、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曾参加作家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等国。我的作品题材跨越军营、乡土、城市三个生活审美空间。我一直在祖国的万里边(海)防线上采访,忠实地记录边防线上的日日夜夜与官兵抛头颅、洒热血的点点滴滴。
年1月17日公安部给杨佳富记二等功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岔河村,是我的衣胞之地,那是一个不论我走多远,都魂牵梦萦的小山村。
儿时的生活没有太多印象了,都是处于半饥半饱吧,一天吃两顿饭,到也没有莫言那种撕心裂肺的饥饿感。儿时,我对文字、对书籍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饥渴症,走在路上,看见一片树叶也要捡起来看看有没有字在上面。
我父亲是马锅头,不识字,但他尊重识文断字的人,知道我爱看书后,他会从县城给我带几本小人书回来,最重要的是,他有个收音机,这给了我一个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世界。小学毕业,我已经不满足于小人书带给我的乐趣了,我渴望看“大书”。
岔河村属高寒山区,村子里的大人有对山歌的传统,对输了是很没面子的事。我们村子的大哥大姐经常被对方“唱”得哑口无言。没办法,他们就来找我编写歌词。我乐意干这个差事,我编写的唱词帮他们赢得了声誉。现在想来,我最早的作品是发表在大山上的对歌场上的。
至今记得我看过的第一本“大书”是《闪闪的红星》,在松明子火下看,不知道看了几十遍。村子里的伙伴们爱听我讲故事,成了我的“铁粉”。“农业学大寨”时,孩子也要干活,我自小体弱,不喜欢干农活。我的“铁粉”和我达成协议,我负责讲故事给他们听,他们帮我干活。于是,在歇工时间一群半大孩子在核桃树下围着我如痴如醉地听我讲故事。
村里分包谷了,小山垛那么多的苞谷,吃过晚饭后,村里的小伙伴全来我家听故事,帮我家撕包谷。后来,鸡叫了,天亮了,包谷也撕完了,回去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晚分解。
在我从军前,山里不通公路,没有电,照明大都靠上山砍带油的松树块照明,少数有钱人家会点煤油灯或马灯。有一段时间,当马锅头的阿爸带着他的马帮队进城去了,家里只剩下阿妈、姐姐、弟弟、妹妹和我。由于农活忙,没有时间上山砍松明,太阳一落山,吃过晚饭全家人都早早上床睡觉了。我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想着那本未看完的《红岩》——第二天一早我就得还给农业学大寨工作队,那个借给我书的队员马上就要回公社了。到了后半夜,月亮升起来,我就起床到院子里,借着月光艰难地猜读。
阿妈见我借月光读书,又是骄傲又是心疼。第二天一大早,阿妈把库存的马草全部卖给了过路歇脚的马帮,给我买了一盏明亮的马灯。提着这盏马灯,阿妈割草时划破流血的伤口不断在我眼前浮现。
这盏马灯不仅照亮了我的读书之路,更燃亮了我的从军之路。
耇街民族中学附设高中毕业后,我和同学走了两天山路进县城参加高考。
高考落榜后,望子成龙的马锅头父亲决定让儿子进县城复读。
我却背着脾气火爆的父亲报名应征入伍。
当时,边境上燃烧着战火,我们乡已经有战士阵亡的消息不时传来。我父亲本不同意我去当兵的,但送入伍通知书的是区武装部部长和区公安特派员,两人都佩戴着手枪,我父亲哪里见过那阵势啊,愣了片刻便赶紧杀鸡宰鸭。
我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我喜欢讲故事,我喜欢我讲故事时谁都不敢吭声的那种神气。步入军营,我对自己说,既然来当兵了,就不能丢父老乡亲的脸。
新兵训练快结束的时候,要写心得体会给黑板报供稿,我拿起放下了许久的笔,可能是积累得多了,写起来得心应手。写了新兵心得,我还写了一首诗,呵呵,我们营房里有几棵芒果树,我那首诗的标题就叫《芒果花开》,几个月后,我的那首诗在德宏州文联主办的刊物《孔雀》杂志刊发了出来,那是我在刊物发表的处女作。
在军营中一无所长的新兵我因为写作找到了自信。我发现我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做部队的宣传工作让我感觉到充实,我写出来的报道在部队、地方报刊刊登出来后,我的领导、战友看我的目光都不一样了。我兴趣在此,我不图什么,就是喜欢笔划过纸的声音,就是喜欢写作。
年,作为新兵的我被选派到昆明参加“昆明军区首届新闻骨干集训队学习”。
半年的学习结束了,《解放军报》的记者带我们到扣林山前线采访,在记者老师指导下,我们能在很小的事件中看到新闻价值。
年武警云南德宏支队给杨佳富第二次记三等功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喜爱文学,文学创作是我的业余生活。
我从彝山来,彝族山寨的山水滋养了我宽广的情怀,军营的火热生活又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尽情驰骋的天地。工作之余,我总是抱着书啃,在班里,按时睡按时起床,按时熄灯,为了不影响其他战友,我总是蒙在被子里打着手电夜读。书越读越多,渐渐地明白了一些道理,学到一些知识。慢慢感到有的作品好得我一生都难以超越,可有的作品,我觉得自己也能写出来。于是,手就痒了,我在做好部队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写了一些作品。现在中午我都养成了不休息的习惯,我最好的休息就是写作。
年,我到老山脚下的天保边防检查站采访。我本来计划去天保采访一天的,由于双方交火不断,没有想到进去了一下出不来了。我们每天早晨会在废墟上升起国旗,对方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几发炮弹过来,就把我们的国旗打碎了。我们也不理会他们,第二天照样升旗。
在坑道里对敌作战,最大的困难是缺水。离我们一公里的地方就是一条河,但是我们不敢动啊,你一动弹,炮弹就会雨点般打过来。
第七天,是个大雾的天气,我实在熬不住了,带着负责我安全的战士几步蹿到河岸上,不想我一脚下去,完蛋了,沼泽陷住了我的双脚。这时候,对方看见了我们,那小战士死死地趴在我身上,几十发炮弹就在我的身边爆炸。
九死一生,回到战壕的我不敢再擅自行动。
第九天,也是大雾,炊事员决定出去背水。他刚接完水往回走的时候,敌方发现他了,炮弹呼啸着扑过来。只见他左躲右闪,我们一边揪着心,一边在心里夸赞这小子机灵。可就在他一脚便能跨进战壕的时候,一发炮弹在他的头顶炸开……
这名战士叫罗洪金,牺牲时才十九岁。
目睹了无数个这样的故事,看到无数的战士在战场上牺牲,我被震撼了!
我含着泪写下了报告文学《坑道里有一群顽强的生命》,年在《啄木鸟》杂志第四期发表,被很多报刊转载。
年,四川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献给6·26国际禁毒日的丛书,约我写其中一本15万字左右、反映公安边防官兵缉毒战斗故事的书。这是我第一次出书,我激动不已,战友们的英雄事迹终于可以跃然纸上扩大宣传了。出版社的编辑到昆明要我一个星期时间写个提纲,说完他就到边境采访去了,我夜不能寐,累了眨眨眼,饿了啃筷饼干,渴了喝口自来水,不分昼夜完成了《绿色长城——来自云南边防缉毒的特大新闻》,等编辑7天后回来大吃一惊,他连续看了几天,说很好。他带走书稿后,我大睡了一天一夜。后来我在昆明大街小巷书摊上看到这本书,发现版权页标注的印数是第1次印刷8万册,我如释重负。
年,为扫除走私枪支、毒品的毒流,一场缉枪缉毒的大战拉开了序幕。
三年间,全国公安边防官兵赴汤蹈火、浴血奋战,与枪毒犯罪进行了殊死的斗争。特别是云南、广西公安边防官兵勇打头阵,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代戍边人的风采。面对着出生入死拼搏之后胸前挂着军功章的官兵,面对着与枪毒犯罪分子搏斗受伤流血的将士,我的心无法再平静。
年冬,我带着公安边防部队领导的重托,心里牵挂着战友们期待的眼神,一个人踏上了采访全国边防缉枪缉毒战斗的征途。一边采访一边写作,半年后,我写下了24万余字的长篇报告文学《边防缉枪缉毒大写真》。年6月,群众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
年10月,我被公安部边防局推荐到公安部参加全国禁毒展览筹备组工作。年我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边防缉枪缉毒大写真》首次提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口号,受到公安系统和读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zz/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