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秦孝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惠文王。因公子虔的门下人指控商君要谋反,便派官吏前去捕捉他。商君急忙逃往魏国,魏国人拒不接纳,把他送回到秦国。商君只好与他的门徒来到封地商於,起兵向北攻打郑。秦国军队向商君进攻,将他斩杀,车裂分尸,全家老小也被杀光。
公孙鞅帮助秦孝公在秦国实施变法,二十年时间让秦国富国强兵,秦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诸侯国蔑视的弱国一跃而成为诸侯国中的最强国,公孙鞅以其卓著功勋被秦孝公封赏了商於地方的十五个县,世人称其为商君,也就是商鞅,到此,商鞅的声望和权力达到了顶峰。
但商鞅顶峰过后就是深渊。随着秦孝公于公元前年去世,商鞅的厄运随之降临,被公子虔和秦惠王等人联手杀死并尽灭其家。一代彪炳史册的改革家最终却以如此惨烈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令后世人们唏嘘感叹。
从商鞅之死,我们似乎可以寻找到一些值得成功人士警惕的东西。俗话说“欲灭亡,先疯狂”,本文从《资治通鉴》中选择6个案例,分析成功人士容易犯的6个错误,提醒成功人士,该如何才能避免败亡。
智瑶
案例一:欺负同僚
等到智宣子去世,智襄子智瑶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瑶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
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就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招来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了!”智瑶说:“人的生死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
智国又说:“这话可不妥。《夏书》中说:‘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应该在它没有表现时就提防。’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开罪了人家的主君和臣相,又不戒备,说:‘不敢兴风作浪。’这种态度恐怕不行吧。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况是国君、国相呢!”智瑶不听。
智瑶和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是“晋国四卿”,其中智瑶是四卿之首,权力和地位无人能及。可以算是标准的成功人士。到达人生巅峰的智瑶言行就开始失当,居然公然在宴席上欺凌同僚,由此招致祸端。
赵襄子
案例二:得意忘形
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一点点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人民仍是没有背叛之意。
智瑶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瑶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
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智家的谋士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瑶问:“你何以知道?”疵说:“以人之常情而论。我们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覆亡,下次灾难一定是连及韩、魏两家了。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其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心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
“顺者昌,逆者亡”。赵襄子没有同意献出封邑,被智瑶联合韩魏两家讨伐。智瑶看到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濒临覆灭,忍不住得意忘形。他没想到的是韩魏两家想到了赵襄子万一被灭,接下来就轮到了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让他们三家私底下达成联盟,反过来联手灭了智瑶。这就是成功人士值得警惕的地方。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6%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fz/1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