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连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教授。
在命名鼓浪美螅水母的时候,我跟我太太刚刚认识,我就想说做一件很浪漫的事情,用她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水母,结果人家不答应,还觉得名字天天被人家念着不好玩,后来就以鼓浪屿来命名了。我觉得她现在应该后悔了。
水母世界
我来自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主要从事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研究。
大家在海底世界看到过很多身姿曼妙的海洋水母。比如太平洋海刺水母。
海月水母。
还有最近在海底世界和水族馆颇受欢迎的蛋黄水母。
这些都是深受大家喜爱的海洋水母。海洋里面还有非常多的水母,实际上大家并不是特别熟悉。
比如说狮鬃水母,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有非常非常多的触手,触手在它伞的边缘,分为八束,每一束最多有条触手,所以它总的大约有超过条触手。狮鬃水母它本身是一类强捕食性动物,它的触手最长可以达到35米。
高手水母就不服气了,它觉得狮鬃水母虽然触手很多,但是高手水母能够把它的触手长到它的口周围,所以它确实算是水母里的高手了。
还有一类水母叫真囊水母,就比较佛系,它不跟其他水母比多,它可以长出四只触手来,但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它就长了一只长触手。
这个是面具水母,乍一看,可能觉得这家伙的头是不是被门缝给夹了一下?实际上并不是,这个顶囊是这一类水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为了增加它在海底里面的浮力。
这个是帆水母,它有一个几丁质的三角形的帆板在它的浮囊上面。这个帆板跟它的浮囊几乎呈45度角,这是帆船运动员在借风力行驶帆船时候的角度。
警报水母是一类深海水母,正常情况下它的周身是呈红色的,只有在受到危险的时候,头顶上会发出亮眼的蓝光,这个蓝光就可以吓退攻击它的一些捕食者。
现在记录的海洋水母类大概有多种,分布于海洋的各个角落,从浅海到大洋,从赤道一直到极地,都有它们的身影。但是因为人类毕竟对海洋的探索还非常地少,所以实际上我们认为海洋里面存在着不只有多种水母,远远要超过这个数目。
这么多的水母,主要归到两大类群。多数归到刺胞动物门,另外大概有多种归到了栉水母门。
我们先来看看栉水母,是浑身发光、闪着仙气的一类水母。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栉水母就惊为天人,觉得自然界造物太神奇了。
栉水母的发光就跟萤火虫发光一样,都属于生物学发光。萤火虫的发光是荧光素,靠氧化作用进行发光。栉水母的发光实际上是靠叫“埃奎明”的水母素发光,埃奎明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能够发出亮眼的蓝光,然后再在栉毛板的作用下,就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生物。
实际上栉水母受到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jj/1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