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叮当当咚咚当当,本领大,啦啦啦啦。葫芦娃,葫芦娃,本领大。
熟悉的旋律还在耳畔回响,
经典的动画片《葫芦兄弟》
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谁的记忆里都有这样的台词:
“妖怪,快放了我爷爷!”
可是这回
他们的爷爷
真的走了
据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透露,北京时间年5月13日15时许,“葫芦娃之父”胡进庆导医院逝世,享年83岁。
他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纸动画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专家和大师。
豆瓣上,年问世的动画片《葫芦兄弟》有着8.9的高分。
△新华网制图
虽然《葫芦兄弟》风靡几十年,但作为导演的胡进庆却鲜为人知。事实上,他在中国动画界有着响亮的名号,也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纸动画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他曾参与创研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后来又发明了“拉毛”等剪纸新工艺,从而成功摄制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
胡进庆出生于年,年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毕业,之后便进入美影厂工作,任造型和动画设计,参加了《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等40部美术片的摄制。年起开始导演作品,先后导演剪纸片《鹬蚌相争》《淘气的金丝猴》《草人》《葫芦兄弟》等作品,不少影片还曾获得国际奖项。
说起来,胡进庆还曾差点错过《葫芦兄弟》。当时,美影厂决定把小说《十兄弟》改成动画片,小说讲述了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无穷神力、铜头铁骨等特异功能的十兄弟,救黎民于水火的故事。
由于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而剪纸片的制作预算有限,胡进庆一度认为:“这个本子我拍不了。”
后来,胡进庆坚持把原著中10个形象各异的人物,换成7个外形相同,而颜色不同的“葫芦兄弟”,而众多反面角色,也简化为“蛇精”、“蝎子精”两个妖怪。
△《葫芦兄弟》动画截图
他也参与设计了葫芦娃的形象,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有“野味儿”。怒目圆睁、夸张的发梢、敞胸、赤脚,形象简单而有力,这便是之后的葫芦娃形象。
虽然《葫芦兄弟》只有13集,但它的拍摄时间却长达两年。作为“剪纸片”,《葫芦兄弟》的拍摄过程就像皮影戏一样。工作人员先把人物剪成有活动关节的纸片,然后在大的背景图案上摆出不同的动作,再一格一格拍下来。13集的动画片,需要几千个场景。
播出后,《葫芦兄弟》便受到了广泛欢迎,几乎每一家地级市的电视台都购买了动画片的播放权。年时,美影厂动画片音像制品的销售量每年有万套左右,其中《葫芦兄弟》就占了总份额的18%,可见这部动画作品的价值所在。
后来,葫芦娃也成了动画片的大IP,由此改编的影视剧也有不少。但对于胡进庆而言,他只知道这片子“赚了点钱”,他的生活没有因此而改变,很多人也并不知道,是他一手打造了葫芦娃。
而胡进庆以“葫芦娃爸爸”身份进入公众视野,则是在年。网上有消息称,他患上了抑郁症,很多网友还自发给他寄明信片和贺卡。虽然事后证明这是“乌龙消息”,但胡进庆仍对媒体说:“请你代表我,谢谢各位小观众的支持……”
年,胡进庆和另一位创作者吴云初曾因葫芦娃的著作权,与美影厂发生纠纷。当时,胡进庆的儿子透露,父亲对此纠纷并不知情,他得了帕金森综合征,手抖得很厉害,也没办法再拿画笔创作了。
靠画笔为生的人拿不起画笔了,这可能是最悲伤的故事。还好艺术是永恒的,“葫芦娃之父”离开了我们,但《葫芦兄弟》会一直在。
不少人发文悼念老先生,导演江平说,老先生曾跟他说:“小江,你要是以后写我,比如说写到《葫芦兄弟》,不能写我一个人是导演,还有其他两位同志。他们名字一定要写上,这是做人的规矩。”
大师的离去,让网友泪崩
胡爷爷
一路走好!
感谢您
送给我们
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jj/1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