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乡土记忆散文二月二,炒料豆


在我的山东老家,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是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个让人怀念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道传统的美食——炒料豆。吃炒豆子,预示了每年春天的开始。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炒豆子在山东农村讲法是:炒蝎子爪,有辟邪祈福的意思。

我并不知道二月吃炒料豆的来历,但二月二的那天的确很有节日的氛围感。在我小的时候,一旦过了元霄节,我就开始盼望着过二月二,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沙土与面团来炒豆子,沙土是炒面团与豆子的最佳搭档,因为用沙土炒出来的豆子又香又脆,基于什么原理我并不知道,但沙土的确必不可少。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这一天学校允许带“料豆”去上学,我们小朋友家家都有头天晚上做好的料豆,小孩子临睡觉前就在衣服兜里提前装好,第二天带着去学校,到了学校就开始分着吃,有甜的也有咸的。最开心的是上课的时候,老师进了教室门,偶然间发现讲桌上放了一把一把的料豆,即使最严肃的老师都会情不自禁的笑一笑,表示对学生们的感谢。下课了,模样好看又好吃的很快被大家分吃,并得到大家的表扬,被表扬的小伙伴满脸的骄傲,料豆炒的不好看或不好吃的,就没有人吃了,带这种料豆的小朋友则一脸的沮丧,估计心里也在期盼明年妈妈做的料豆更好些吧。现在虽然长大了,不再吃料豆,但是心里念念不忘小时候的料豆。

我们村的老人说:没过二月二都是年。正月里庄农人没有农活可干,闲在家里相当于过年。过了二月二,天气暖和地解冻了,得下地干活,就没有了年味。据说,这种炒豆子的习俗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武则天登基当了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顿时,人间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司管天河的龙王听到恸哭,看见人间惨景,担心生路断绝,动了恻隐之心,违抗玉帝旨意偷降甘霖。玉帝得知龙颜大怒,将龙王打下凡界,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山上立一石碑,石牌上写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凡尘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农历二月初二,人们翻晒大豌豆等种子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金豆子嘛?炒一炒开了口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炒豆子,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听闻,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看到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开花,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要炒豆子,并有童谣传唱:二月二,炒蝎子爪,大娘婶子给一把。

传说终究是传说,但炒豆子吃豆子在山东农村一代代流传了下来。传承淳朴的古老风俗,更多的是寄托了人们迎接新一年的平安与丰收,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繁荣昌盛的良好愿望吧。

炒料豆代表着乡土的记忆与传承,它是一道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种乡土的情感和地域文化的眷恋。如今,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吃到炒料豆了,它给我的回忆也是停留在小学时期。每到二月二,我都会想起炒料豆的味道,它让我们在离家的时候想起家的味道,在异乡的时刻回味那份浓浓的乡愁。

虽然文字无法完全表达炒料豆的美味,但希望大家通过这篇乡土记忆散文,能够感受到二月二炒料豆带给我们的那份特殊的情感和味道。愿每个人都能在这道美食中找到自己家乡的印记,感受到乡土之情的温暖与回忆。

(声明:本文为原创散文,其中图源网络,无关本文内容,图片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jj/132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