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疯转背后丨愚蠢和傻X之间隔着几亿个平凡


考虑到文章讨论的内容较为沉重,我不想搞的太过凝重,毕竟不是什么伟人去世,所以我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和笨拙的方法把事情说清楚。

事件①:疑似灰衣小伙骑车碰到红衣大叔,大叔不依不饶,说对方是外地人,并且用各种脏话辱骂小伙

事件②:该男子支持此事件中疑似北京大叔,并且继续以本地人身份羞辱外地人

从以下层面展开事件分析

向上滑动阅览

双方处理交通事故的态度

本地vs外地

我们应如何看待运气

青年直播找骂动机

高自尊vs低自尊

对待骂人者的态度

道歉文化

旁观的正确姿势

地域黑

选择

……

这个时代是怎么了?总有这样的人出现?

我们是否经常听到或者看到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似乎这些事情都只出现在这个时代,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没有互联网的时候,类似的事情并没有多,也不见得少,它正好被拍下来,正好被传播,正好被你看见。为了使这种事情不再发生,需要的不是以暴制暴(即便人类一直倾向于这个处理方式),而是教育和启蒙,甚至轮不到法律和法规层面。

1

双方处理交通事故的态度:我们出门在外,磕碰在所难免,礼让就成了我们利益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的优先选择。一旦发生摩擦,双方当事人选择一退一进的方式总能化解危机,这属于危机管理的范畴;通常来说,给别人一直骂下去,并且保持沉默,是化解交通问题的较优选择,但这要看被骂的人的忍耐程度和被迫停留在原地的时间长短。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解释,骂人者只是在单纯的发泄,并没有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情况下忍了就忍了,如果爆发就会转移发泄者这个身份,毕竟谁能打过谁不太讨论范围,也没必要讨论,因为我们都希望更文明。

2

本地人vs外地人:前段时间去北京找亲戚,得知因为北京的某个城中村失火,政府借故遣返了据说W外地人,导致许多上班族找不到吃早餐的摊位,出租车更难打了,甚至许多即将升职加薪的外地人希望破灭。

这十年间大城市发展迅速,外地人口大量涌入,本地人心里不平衡不是一天两天了,我高中时期就看到不少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对此事的讨论。坦率的讲,本地人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了出生地带来的红利,而外地人为了摆脱生活环境,为了给家人或者自己创造更多财富并争取到更多资源,不断努力并且背负着比本地人更多社会压力、背井离乡、异地恋……大多数本地人还是知道这些的,所以选择了合作共生的态度,毕竟更多优质的资源是为了让每个家庭不断迭代,后浪推前浪,在这个事件里,年轻人表现了更优秀的品质,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运气不够好,无论是否反击他也是外地人,别人也是本地人,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3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运气:坦率的讲本地人在优质资源和固定资产方面的运气是外地人望尘莫及的,就拿房子来说,尤其是大城市,不少外地人用勤奋换来的财富,一旦考虑买房,就要面对生活质量下降这件事,是否要孩子也会遇到同样的境遇,这是不公平的,但世界何时公平过?遇到不公平,我们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抱怨两句,第二天依然起的比鸡早,继续埋头忍辱负重地辛苦劳作。

但占尽资源优势的一方是否应该理直气壮,变本加厉地侮辱弱势的一方,这就是个人修养问题了。这就好像中了彩票的人是不是可以在上飞机之前回头往地上吐口痰,然后念叨着:“傻X们,老子不陪你们玩了。”然后过着他想象中的“高端”生活,,但是其实只是有钱,,仅此而已。

4

青年直播找骂动机:这位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找骂事业当中的年轻人,并不值得大家讨论,我也不清楚他是不是骂人者的儿子,或者间接展示自己是本地人,用站队的方式想让更多本地人一起挤兑外地人。我们说一个人牛X,是因为我们做不出那样的成绩;我们说一个人平凡,是因为大多数人向往平静的生活;我们说一个人笨,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把事情做到一个标准的要求;我们说一个人蠢,是因为这个人总是笨头笨脑的;我们说一个人傻,是因为他把一件事用最低标准完成;我们说一个人是傻X,是因为这个人做任何事情都用最傻的方式。

不认同一个人的价值观,就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去讨论,我甚至懒得用高于学龄前水平的排比句来总结该青年的言论。

5

高自尊vs低自尊:所谓的高自尊,就是一个人用高标准要求别人,并且相信周围的人能够很优秀,虚心请教和聆听,不吹牛,也不自卑。低自尊的表现往往是对自己评价很低,对世界充满误解,能量密度极低(知识储备),不满世间种种,以表象评价一切,随心所欲,不负责任。

6

对待骂人者的态度:回到事件中来我们看到年轻小伙已经示弱,并不愿意事件继续发酵,可是当事人大哥不依不饶,穷追猛攻,这样就比较麻烦,原因在于人在一个群体里首先需要身份认同感,当事人之一的大哥(我姑且这么称呼他)一边辱骂骑行小伙,一边把他归类为外地人,这种行为除了发泄情绪,更有侮辱和歧视的态度,大哥心里清楚,但是理直气壮的唯一证据就是要一个道歉。这是很可笑的逻辑,即便别人失误碰到了你,难道你的承受能力就脆弱到要用辱骂当利刃去刺伤别人的尊严吗?别人的尊严就没有你高贵吗?你的不得体行为可以换来一句道歉吗?还是那句话,他只是在发泄,并且不计后果,不负责任。

7

道歉文化:视频中小伙子的确没有及时道歉,并且试图解释失误的原因,由于遭到侮辱,更不愿意道歉了事,在中国这属于人之常情。我们的文化里包含了推卸文化,举个例子,和人争吵,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是做的不好,但你也有责任。”这就是典型的推卸文化,这往往影响了直接道歉带来的正面效果,每次看到亲戚带着两个孩子来家里玩,小孩之间发生矛盾,没理的一方在道歉的时候总会带着这样的语气,可见,这是从小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结果,正确的引导应该是告诉双方谁做错了,无条件道歉,如果另一方有伤害他人的嫌疑,也应道歉,一码归一码,避免混淆。

似乎道歉就是输了,就是丢脸的心理需要迭代更替来完成,没有捷径。

8

旁观的正确姿势:《楚门的世界》电影里讨论了一个问题,这些看似平凡的人们,在观看被害者的这段时间,无所作为,助纣为虐是否是道德的。我了解拍摄者的心态,ta自己就是看热闹的,和千千万万手机前面看视频的人一样好奇,但ta也和路口所有不作为的人们一样无力去帮助别人化解危机。

这是另一件地铁打架事件全车旁观的场面,往往评论的人们也都是抱着等待明天会更好的态度。

我说说我遇到的几件事吧。①高二我坐火车去外地,看到一位外国人,衣衫不整,手提一个沉到把他压弯的行李,上前用有限的英文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他不会英文,拿出字典指着北京,我用手语加表情的方式确定了他是要今天去北京的火车,我带着他去售票大厅,让他看着售票员比划的93元手势,并且核对了车票和字典上是同一个地方,并且一再告诉他是晚上10点的火车,他会说英文的谢谢,但还是用手语问我吃不吃饭,指了指旁边的德克士,我笑了笑,说不饿,道别。

②二七广场附近,夏天,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穿裙子的年轻女性背着一岁的孩子在前面走,非常辛苦,还提着一个袋子,没走两步孩子就从背上往下滑,当她第N次再次背起孩子的时候裙子也掀了起来,我纠结了一分钟,还是红着脸上前跟她说:“你好,很抱歉,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在背孩子的时候裙子掀起来了,再见。”

③地铁口,每天下班都排了长长的队伍,值得欣慰的是十年前,排队这个现象还很少见,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每个上班族都规规矩矩的排队等候。这时站在我右边队伍的一位男士指责一个试图等待时机插队的人,那个插队者态度强硬且蛮横,这时候其他人都很安静,我不能眼看着孤独的战士拿着道德的武器一个人在战斗,我不能等待悲剧发生,于是我选择用更加强硬的态度指责了涉嫌插队者,并且使用了这样的句式:“你插队本来就没理,该排队就去后面排队,不排队就该干嘛干嘛,所有人都在看着你。”看到了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我像你保证,即便这时候插队者画着纹身,带着金链子,当他听到那句“所有人都在看着你”的时候,回头看看两队长龙般的人群,也会望而生畏。

我们回到主题,视频里劝架的疑似交通协管员,一直在劝年轻外地小伙,有失公允,不够公正。

9

地域黑:哪里都有好人,也有坏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并且以地域划分道德好坏的人统统表现得极没文化,更不体面。因为他们找不到更多的证据证明哪些人和蔼可亲,哪些人面目可憎,只好用自己浅薄的认知归类人群,发泄愤怒。一码归一码,就事论事,不要超过讨论范围,即便年轻人不对,是不是就可以以外地人这个身份作为借口来辱骂,事情至此高下立判。

10

选择:我们每个人生来无法选择运气的好坏,当厄运来敲门,我选择接受事实,认清现实,不卑不亢,这并不阻碍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里继续艰苦奋斗,朝着我们向往的生活奔跑,你可以慢下来,回头看看,如果可以继续,请继续走下去,无视那些无理之人。

你如果走进社会,为了生存或是为了什么不要脸的理由,变成了一个恶心的成年人社会中的一员,那你就把这个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如果你一生耿直,刚正不阿,没做任何恶心的事情,没有做任何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事情,一辈子拼了老命勉强把老婆、孩子、老娘,把身边的这些人照顾好了,没有成名,没有发财,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一生正直,最后梗着脖子到了七八十岁死掉了,你这一生是不是没有改变世界?你还是改变了世界,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因为你,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好人。

——罗永浩《我的奋斗》

没有什么是一瓶葡萄酒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来两瓶葡萄酒

点击下方文字浏览过往文章:

十问十答秒懂葡萄酒

葡萄酒十问十答(进阶版)

思维的乐趣丨葡萄酒认知方法论

想学习葡萄酒,你得先拿起那个该死的杯子

葡萄酒第一课,可乐和雪碧完美抄袭了葡萄酒

论自由主义文化人应该怎样看待葡萄酒

长按







































北京白癜风价格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jt/30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