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宁化县城郊乡村民邱某、巫某及同村3名村民,因误食了采摘回来的野生蘑菇,已致2人死亡,2人中毒(医院就诊),另外一人经检查未发现异常。经临床医生诊断,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由于食用毒菇(毒蕈)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12日10时,城郊乡社背村村民邱某、巫某在自家烹饪上山采摘来的野菇,并邀请同村三名村民品尝。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3日凌晨,巫某及受邀的一村民出现腹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随后转至重症监护室,经抢救无效,两人均已死亡。邱某于13日早晨6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治疗。其他外2名村民,一人生化指标发现异常,目医院治疗,另外一人经检查各项指标未发现异常。
每年七夕前后,正是野生蘑菇收获的高峰季节,每到这个季节,也是野生毒蘑菇中毒高发季节。如果不慎误食,自救急救是关键,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如果出现食用蘑菇后10分钟到48小时内,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立即采取紧急自救、医院内救治等紧急施救措施。
红菇别称大红菇、真红菇、正红菇等,子实体一般中等大,毒红菇又名呕吐红菇,外观与红菇相近,但其子实体一般较小,是一种分布比较广泛的毒菌,均属于伞菌目红菇科红菇属菌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红菇和毒红菇的区别吧!大红菇和毒红菇的外观区别
1、大红菇:大红菇的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平展,幼时粘,无光泽或绒状,中部色深红至暗(黑)红,边缘较淡呈深红色,盖缘常见细横纹。菌肉、菌褶、菌柄均白色,孢子近球形无色,囊状体近梭形。
2、毒红菇:毒红菇的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5-9厘米,扁半球形,后变平展,老时下凹,粘,光滑,浅粉红至珊瑚红色,边缘色较淡,有棱纹,表皮易剥离,菌肉白色,菌褶纯白色,菌柄白色或粉红色,孢子近球形无色,囊状体披针形。
大红菇和毒红菇的产地区别
1、大红菇:大红菇夏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或单生,多产于湖南、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陕西、云南、湖北等地,国外分布在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
2、毒红菇:毒红菇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多产于河北、吉林、河南、江苏、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甘肃、陕西、广东、广西、西藏、云南到底。
大红菇和毒红菇的毒性区别
1、大红菇:大红菇营养丰富,无毒,属于高蛋白食物,有滋补身心的功效,老少皆宜食用,既可以单独煮、蒸、炖,又可以作为一种佐料加到肉类、蛋类中,刚采回的新鲜红菇煮或炖后,其肉滑嫩味佳,汤鲜红甜美,若与鸡、鸭肉或猪上排一起煮或清炖,则色、香、味俱全。
2、毒红菇:毒红菇味麻辣,有毒,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一般发病快,病程短,除发生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外,严重者还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脉搏加速,体温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
紧急自救
1、乳妇应暂停哺乳;
2、让中毒者饮用大量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在等待急救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发生;
4、对于已进入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6、医院救治,最后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7、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对蘑菇进行鉴定;
8、尽快开展毒物清除技术,如洗胃等;
9、蘑菇中毒无明确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专家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当下季节雨量及温湿度除非常适合各类野生蘑菇生长外,同样也适应“断肠草、雷公藤和曼陀罗”等有毒植物的生长。有毒植物花开,会成为蜜蜂冬季蜜源,蜜蜂把有毒植物的花粉和花蜜采回巢酿成“毒蜜”,人们若吃了这种蜂蜜也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为确保生命健康和安全,最好不要自行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及野生蜂蜜,谨防因食用野蘑菇、野生蜂蜜而导致中毒。
-来源:宁化在线将乐在线整理-
赞赏
长按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wh/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