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YSDesign予舍予筑
ID:YSDS_SH
建立品牌的第一步就是取名。如同每个人出生后就会被赋予一个名字,初次见面要交换名片一样,这是传递品牌和个人形象的第一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好的品牌名字会让推广的效果事半功倍。当设计公司越来越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要如何从名称开始就深入消费者的心智呢?我们搜集了具有代表性的6种命名方式,试着从中寻找一些规(tao)律(lu)。
1
创始人名字直接命名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在业内有很高知名度的明星建筑师事务所。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自己的名字就是最强IP。相比中国建筑事务所,国外事务所更加倾向于用创始建筑师的名字直接命名。从ArchitectMagazine公布的”建筑设计事务所50强”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事务所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其他大师级的事务所就更不必说了: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HadidArchitects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KengoKumaand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TadaoAndoArchitectAssociates
大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DavidChipperfieldArchitects
国内的有: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JiakunArchitects
劉宇揚建築事務所AtelierLiuYuyangArchitects
2
创始人名字首字母命名法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多个合伙人共同创立的国外事务所。通常会取每个合伙人名字的首字母组合在一起,但合起来的单词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比如:
ZGFArchitects:前身为ZimmerGunsulFrascaPartnership
SOM
Skidmore,OwingsMerrillLLP,三位合伙人名字的首字母组合
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vonGerkan,MargundPartnerArchitekten)
KPF建筑事务所:A.EugeneKohn,WilliamPedersen,SheldonFox(已故)
一个合伙人的命名方式如BjarkeIngelsGroup,简写为BIG
3
文字游戏风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在取名字上玩文字游戏的设计事务所不在少数。
形非formless
度态(dotArchitects)
无有(EINS)
刻意颠倒汉字的顺序但意思依然相同,有一定辨识度也容易记忆,但在英文的翻译上容易造成脱节,和中文名字联想不到一起。
4
混血洋气型
这类事务所的创始人通常有国外的留学经验,喜欢用洋文来传达这一特点。
物唯设计AvoriDesign,光看中文和上述的文字顺序颠倒是一个套路,但旁边个单词是什么鬼,明明每个字母都认识,合在一起就不会念了,原来不是英文单词,是法(第四声)文;
这方Zephpr,中英文倒是有一点谐音的译法,但还是有点难记住;
本土设计品牌米凹,也选择了不知是德语、法语还是瑞典语的单词“ateliermearc”作为品牌的外文名;
谱空间设计spectrumstudio,英语四级的词汇量应该无法顺利地念出来。
5
简单好记型
中国品牌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大”,在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取名中也难以免俗,比如大正、方大、大隐、大舍等等,它的特点是简单、好记,但是容易雷同。除了“大”之外,建筑事务所的行业属性决定了“舍”、“筑”、“间”、“境”等字眼出现的频率最高。
舍:大舍、壹舍、于舍、予舍予筑(我们的品牌名)等
筑:恒筑、原筑景观、东木筑造、裸筑更新、间筑、梁筑等
间:空间站、尺间、壹间、间外、中间、别处空间、间外、无象空间、无间等
境:无境、亦境、时境、怡境等
6
传达理念型
原地建筑:他们的理念是所有设计策略针对所在环境的原始条件,源于对当时当地的观察与理解;
众建筑(PAO):表达“设计为大众”的理念;
未觉建筑(waa):wearchitechanonymous,“匿名的”事务所,希望“在一种没有所谓的风格符号、角色定位、名号标签的束缚下自由、单纯地进行创作”;
树獭建筑:这是少有的用动物名字来命名的建筑事务所。他们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wh/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