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看河南长垣的致富经


果子香甜,

豆荚饱满,

玉米金黄,

特色养殖场内生机勃勃……

金秋时节,

走进孟岗镇的家庭农场,

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近年来,

孟岗镇着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经营主体,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流转土地1.4万余亩,

成立家庭农场31家,

其中亩以上规模19家,

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带动了该镇及周边乡镇农业

规模化、

集约化、

商品化生产经营发展,

为农民开辟了增收致富新路径。

家庭农场内的丰收喜悦情

近日,记者来到孟岗镇,真切感受到了家庭农场的兴旺。在主要种植大田作物的瑞丰家庭农场内,收获前夕的景象甚是喜人。

“今年年景好,风调雨顺,大豆玉米长得都非常好。看,这一棵大豆的豆荚得有一百多个,亩产斤没问题,玉米亩产能达到斤。”瑞丰家庭农场的场主付保峰一边向记者展示大豆长势,一边乐呵呵地说,他们的家庭农场有近千亩耕地,秋季种了多亩大豆,多亩玉米,还有多亩的订单蔬菜。

“大豆每亩净利润元,今年行情好,加上雨水跟得上成本下降了,每亩利润能达元,玉米每亩收入来元,加上麦子和蔬菜收入,今年预计利润能达到多万元。”付保峰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对这样的收获颇为满意,而对于这样的种植规模付保峰并不满意,他正在谋划着流转更多的土地,并建造冷库进一步掌握订单蔬菜价格的话语权,增加收入。

无独有偶,在该镇的益农蝎子养殖场内,大棚里养殖的蝎子长势很好,掀开一个个像蛋托一样的“小房子”,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蝎子在爬动。“我们养殖场占地40余亩,农场建有繁殖育肥蝎子的大棚36个,每个大棚繁育蝎子20余万只。主要养殖的是东亚钳蝎,这种蝎子容易养殖且利润率比较高,现在每斤活蝎子市场价是元,预计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5万元。目前我们还在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再增建大棚72个。”该养殖场场主安国仕告诉记者,因为这种蝎子容易养殖不影响正常打工时间,很适合家庭进行养殖,已经有附近农户向他打听和购买蝎子种苗进行养殖了。

与他们一样,孟岗镇不少农民扎根农业、勇于实践,用自己的辛勤开创了家庭农场生产模式。在维护家庭承包责任制前提下,集约经营,成为专业农民,开展特色农业种养殖,发挥农民特长,打造品牌农业,找到了符合自己的农业发展路子。

家庭农场成为农民“新职场”

家庭农场的兴起,不仅让农场主收入增加,还给周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新职场”。

该镇田庄村村民张玉梅,今年60多岁,这个年龄已经很难再找到合适的打工机会,但是在瑞丰家庭农场内,她有了自己的岗位和满意的收入。“我在农场的蔬菜种植基地工作,就干拔香菜的活儿,每天能拔多斤,收入来元,而且不拖欠工资,今天干明天发工资,我觉得比啥都强。”张玉梅笑呵呵地说,农场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因为是错开时间种的,几乎每天她都有活干。在这个农场内,与张玉梅一样的“工人”有50多人。因为工作时间灵活,没有年龄限制,家庭农场的工作岗位很受附近农民的欢迎。

不少贫困户也在家庭农场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实现脱贫。就拿负责瑞丰家庭农场全科种植的主管崔聚群来说,他就是从一个贫困户变成了一个“管理者”,每个月5千元的稳定收入,年底效益好还会有分红,对于这样的工作,他充满了干劲。

在孟岗镇,家庭农场成了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阵地。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未来可期

一路走下来,记者发现,孟岗镇的家庭农场已由传统的大田种植逐步转型,涌现出了二平家庭农场的早、中、晚桃;东阳家庭农场的中草药;瑞丰家庭农场的香菜;禾真家庭农场的李子;益农家庭农场的蝎子养殖;金信公司锦鲤养殖;二毛家庭农场的无花果套种金丝皇菊等一大批特色农业转型成功,已成为该镇许多农民的新选择。

在二毛家庭农场的无花果种植基地,一株株无花果树整齐排列,一颗颗果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摘一颗、咬一口,满口香甜,让人幸福感爆棚。

“利用围村林建设,我们种了亩的无花果,今年是第二年了,虽然明年才到盛果期,但是现在每天也能摘斤的果子了,由于鲜果不易保存,我们在卖鲜果的同时,还会进行烘干,装成礼品盒进行销售。因为甜度高,口感好,销路并不愁。”该农场场主张轻军说,无花果树下还套种了金丝皇菊,目前还没有开放,但长势很好,等到开花的时候,满地金黄,那场景非常壮观。去年套种金丝皇菊花50多亩,净收入就达50余万。

孟岗镇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展现出无尽生机,离不开该镇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孟岗镇出台了《关于促进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的意见》,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成立专门的农业服务中心,专门服务农业发展,除维护流、租双方的权益外,在技术推广、品牌注册和推广、网络服务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信在未来,家庭农场这样的经济主体,将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为长垣乡村的振兴添彩助力。

出自:长垣市新闻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zz/113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