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央视报道全球首款子母无人机双尾蝎


最近,央视进行了一次深度揭秘,对国产的双尾蝎无人机进行了报道。这不仅让我们对这款大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对中国为何能够成为全球无人机领跑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双尾蝎无人机是全球首款子母无人机,除了母机自身能够执行察打一体任务之外,还可以由挂载的两个小型无人机(子机)替代母机在高危战场执行察打一体任务。

这款大型无人机是在年由四川滕盾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它采用了上单翼、双尾撑延伸双垂尾、机翼吊挂双发动机的设计,最大起飞重量为2.8吨,有效载荷约为1吨。最大巡航速度为公里/小时,最大航程约为公里,最大滞空时间为35小时,最大升限约为米。

年,双尾蝎推出了第三代产品,这款无人机系统是全球首个三发大型无人机系统。新版本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25吨,有效载荷提升至1.5吨,巡航速度超过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增加到公里,最大滞空时间仍为35小时,最大升限达到米。

后来,还衍生出了四发引擎的双尾蝎-D型。最大起飞重量进一步增加至4.35吨,有效载荷与三发版相同,但最大装载空间扩大至5立方米,综合运载能力更强大。

从性能参数来看,与双尾蝎无人机能够抗衡的无人机并不少。例如美国的MQ-9A“死神”无人机(类似于双发版双尾蝎),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类似于三发版双尾蝎)。另外还有土耳其的阿金奇-A无人机(类似于双发版双尾蝎)和阿金奇-B无人机(类似于三发版双尾蝎)。

土耳其的阿金奇无人机,尽管如此,从功能上来说,双尾蝎无人机却能胜过前面提到的四款。从项目立项开始,双尾蝎无人机的定位是军民两用,在功能上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模块和外部挂载来实现多种领域的功能。除了基本的“察打一体机”外,还可以用作远程指挥、通讯中继等军事用途,以及应用于民用领域的应急救援、空中物流、森防救援、台风观测、气象服务等。这真正实现了一机多能,能够大幅降低用户的综合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而这也是沙特愿意引进双尾蝎无人机生产线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与灭火任务的双尾蝎

沙特引进的双尾蝎无人机是指一种无人机,它的形状和尾部设计类似于蝎子。

子母无人机是指当前非常热门的忠诚僚机的无人机版本。如前所述,它使用无人子机来代替母机,在高危战场上执行察打一体任务。那么什么是高危战场呢?简单来说,就是对中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非常危险的战场,比如俄乌战场。

在俄乌战争中,双方尤其是俄军拥有非常完善的野战防空系统。这导致之前在亚阿冲突中表现出色的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表现平平,很快就被消耗殆尽了。相信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在俄乌战场的相关报道中听到TB-2这款无人机了吧。同样被遗忘的还有俄军的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

被击落的俄军猎户座无人机明显与平常训练使用的无人靶机大小相差无几,这样的大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战场环境中根本无法生存。实际上,在俄乌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是一些小型自杀式无人机,如弹簧刀、柳叶刀,以及民用小微型无人机,如穿越机。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利与弊。尽管这类小型微型无人机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但它们无法携带更大尺寸的传感器和威力更大的弹药,只能执行一些简单的作战任务。此外,由于其续航能力非常有限,也无法进入敌方深处执行任务,因此很难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从军用逆向穿越飞机

很明显,如果能够将大中型无人机与小微型无人机结合起来,那么上述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三发版双尾蝎无人机正是基于这一契机而诞生的。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年,三发版双尾蝎无人机就已经成功研制出来了,这时候甚至连乌克兰冲突都还没有爆发。这表明我们不仅在无人机的研发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且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和相关战术的研究上也同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从节目中可以看到,双尾蝎携带的这款小型无人子机长度约2米,总重仅有多公斤。外观上非常类似于一枚隐身巡航导弹,这表明它具备出色的隐身能力,可以降低被敌方防空雷达发现的概率。此外,弹体下部还有折叠的翼状结构,可以增加无人机飞行时的升力,从而获得更长的航程和滞空时间。

从节目中可以得知,通过更换不同的任务负载,这款无人子机可以执行各种任务,例如全天候侦察、火炮校射、制导武器的中继导航,甚至是自杀性攻击等。它是一款具备完整观察和打击功能的无人机。

具体的性能参数没有透露,但我们可以参考同级别的FH-96V无人机(公斤级)来大致估计这款无人子机的性能。它的最大有效载荷约为15公斤,续航时间超过8小时,最大航程不少于公里。

毫无疑问,这种无人机的配置使得双尾蝎在危险的战场上具备了与微型无人机相媲美的生存能力,以及与有人战斗机同等级别的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

最终,虽然子母无人机的外观看起来只是大无人机挂载小无人机,但正如在节目中接受采访的军事专家傅前哨所说,这项技术实际上相当复杂。即使是基本的使用逻辑对许多国家来说可能都难以理解。例如,当子机被发射后,母机在子机的后续控制上需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是仅作为数据转发的终端平台,还是直接控制子机的指挥者?此外,还涉及子机和母机之间如何进行编队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其复杂程度不亚于有人战机的无人僚机。因此,目前能够搭载子机的大型无人机大部分都来自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e.com/jzwh/13019.html


当前时间: